转:(时空摇滚经典文章)--- 黑白双雄--现实主义与幻境的思考、窦唯与崔健

版块: 街头部落 兴趣组 景点 摇滚无极限
分享
转:(时空摇滚经典文章)--- 黑白双雄--现实主义与幻境的思考、窦唯与崔健
      中国摇滚历经了十年,希望大家回头看看,到底留下了什么?一群愤怒叫骂的斗士?一群把手中的乐器作为泡妞的“新杀伤性武器”的音乐发烧友们?还是染着各色头发的“行为摇滚”新青年?

      经历了压抑的中国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潮,顿觉方向感尽失,一群冲动的青年,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诚,还有强大的模仿能力,开创了我们自己的新音乐,十年后,我们还能念起谁的名字?其中不乏一些昙花一现者,一些精明的商人,一些卑鄙的小人,还有愤愤离开者。剩下的,默默做着自己的东西,犹如一个个勤劳的花匠,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世界。在这个领域里,我个人喜爱的是窦唯和崔健。

      这里仅就一些杂乱的世界观发表我个人的意见,从音乐性的角度上,肯定会有所欠缺,因为很遗憾,我不是“鲍家街四十三号”的嫡传弟子。

      崔健,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上帝,在我心目中确实有着“爸爸”级的重量。最欣赏崔健的人,大多数应该是六十年代或者七十年代初期的年轻人,他们或多或少受到“文革”的影响。因为在他们身上,还有着那么一点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比较富有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活得比较累”。这正如《混子》里面所唱的“吃不着铁饭碗像咱家老头子,也不想处处要人照顾像现在的孩子,我们没吃过什么苦也没享过什么福,所以有人说我们是没有教养的一代混子。”绝了!他的作品,会让人感到诗歌的力量,老崔似乎很在行于自己的歌辞,这就是为什么他被收录在谢冕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当中的原因。作品中的隐喻,尖刻夹杂着愤怒,确实是无可挑剔的精品:“现实像个石头,精神象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红旗下的蛋),“问问天,问问地,还有多少里?求求风,求求雨,快离我远去”(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作为一个“后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我庆幸我还能接受崔健的“精神再教育”,因为崔健一直是清醒的,并且拿着皮鞭在抽打着我们,令我们不至于昏昏欲睡。崔健歌曲的出发点,往往是对现实生存环境的思考,并且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未落后于这个时代!或许很多人认为崔健老了,并且恶毒地骂他是SB,这么讲,确实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正如长大了大孩子骂自己的父亲是个废物一样,我们难道忘记了,是谁赋予了我们生命?我只想说,从最开始的摇滚,到中国的RAP,还有舞曲风格的作品,崔健一直领先于他的听众们,他并没有淫卧在自我建立起来的功勋上,固步自封。也许有些作品,会产生很大的争议。但是,我想,敢于突破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正如崔健自己所说:“我还没有老,因为我还有能力质问这个社会”。崔健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自己身边的生存环境,并关注着这种生存空间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听崔健的歌曲者,不乏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他们之中很大的一部分人,甚至就是乐盲,但是他们同样能欣赏崔健的作品。崔健使音乐这种个体化的劳动果实,在中国社会里上升到一个政治角度,这正是许许多多世界上伟大的音乐人共同的特征,崔健的音乐往往赋予人们挑战这个社会的勇气,改变自己现状的决心。这里引用王朔的一段话:“很长的一段时间,只要我想,有需要让自己感到自己有心灵,就听崔健的歌。那段时间又很幸福,以为再也不会失去自己。健康的心灵被可靠地寄托在美丽的地方,如同把钱存在银行想花就去取,我宁愿崔健和他的音乐代表我存在,代表我斗争,代表我信仰,我把重大的责任都交给他了。…… 他总是朴素的,乐观的,还有几分天真,几分与世隔绝,象是高山积雪刚融化,冰冷,清洌,水寒伤骨。

      写到这里时想,崔健是有勇气的,像坏脾气的孩子般执拗。他在该出现的时候来了,并一直坚持在那里。祝愿他无愧于自己。”

窦唯,一个诗一般的名字,对他,我想用“天才”来评价。这样做未免有失偏颇,但是至少在我心中,他是顽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真人”。在他的音乐中,弥漫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并且将音乐退居到纯粹内心的境地,在窦唯作品中,人文主义的东西很多。仿佛时刻在观照我们自己的心灵,一切的探讨,都建立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的相存于依赖当中,无法实现自我压力的透射,(《黑色梦中》)对于家庭问题的种种疑问(《哦,乖》)对于人本性的思考(《高级动物》)甚至是全部个人情绪化的东西(《还有你》,《上帝保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艳阳天》,《窗外》)对自然的崇拜(《三月春天》,《晚霞》,《暮春秋色》)对哲学思考的超脱(《觉是》*,《幻听》,《漓江水》)可以说,这种表达方式,类似于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写意”,作者所关注的重点,与崔健的着重点不同,“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

      这种方式被讥笑为“退守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恰恰又暗合了中国古文化中的道家思想“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虽然这么做,似乎在这个生活空间中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我发现,欣赏窦唯音乐的人,大多数就是生活中的“逍遥派”,他们似乎对现实的因素并不是十分的在意,甚至很少与人争论,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不期望改变什么,也拒绝自己改变什么。他们大多数是“浮于这个世界上的”。“抛开人群之中勉勉强强的热闹,开发自己能够得到孤独中的欢笑,不想再去唠唠叨叨 ......没完没了,只想能够努力做到我认为的好”(《明天更漫长》)。这个社会中需要这样的隐士,因为只有有了这些人,才能证明着,人是有灵魂的动物。窦唯的音乐似乎比较难以定位,他可以说是一种软摇滚,但是近来的作品,又不是那种纯粹的传统摇滚,但,和恩雅一类的纯音乐作品比起来,窦唯的东西似乎不仅仅要表达那种天籁之音,虽然他们都会使人安静下来,窦唯的作品在隐隐约约地表达着什么,因为我个人对宗教比较感兴趣,所以我认为那是一种“禅”的思想,正如最开始的时候,见到专辑的名字《幻听》时,那种由衷的喜悦。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在他的音乐中,体会出“静”的境界,听着《漓江水》,思想张驰着,似乎随着水面上的涟漪缓缓散去……会呆呆地坐在那里好久,翻来覆去地听着每一首作品。

      窦唯的后两张专辑,是绝对没有什么让你跟着卡拉OK的要求的,虽然我跟着吟诵着“暮春秋色……”的时候,似乎找到了当年爸爸逼着我背唐诗的感觉:)那种音乐,只需要你静静地坐下来听,静静地……这里也用一句崔健的话来评价窦唯:“他是非常诚实做音乐的人,我非常关注他每一部作品。”

      窦唯和崔健,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一对音乐者,社会需要崔健,因为崔健背负着这个社会,虽然他自己从未想过这样的责任,但是命运同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而且,他的尖锐,必定让他成为一个音乐斗士。虽然这么做,会使老崔很疲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音乐角度讲,我觉得(摇滚乐)还应该是一个娱乐,本身是一个娱乐形式。这玩意很遗憾,他们(社会学家)听到这个可能会觉得很遗憾。音乐本身是做为娱乐形式存在的,但是我觉得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它的话,每个人都会给它判断一个独特的社会功能。”窦唯时时刻刻在追逐着内心的安宁,无论世界怎么变,他都保有着自己的,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份纯真。

      在这个人声鼎沸的时代末梢,我们也许好久无法体会一下那种惬意的舒畅了。再上升一个高度,窦唯和崔健都在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这群音乐虫子的生活,崔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家里多么的凌乱,让我们清醒地存在。崔健是一个永远不肯眨眼睛的旗手。而窦唯让我们安详地闭上我们的眼睛,重新审视一下那被尘封已久的内心。窦唯是一个难得糊涂的智者。他们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拯救着心灵上的阵营,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殊途同归,使我们的世界更善良可爱,因为无论是大刀阔斧的改造,还是潜移默化地做好当下,只要我们做着,我们就时刻没有放弃自己,我们思考着,我们存在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