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回应“中国老百姓不差钱” 称被误解

分享
重庆商报11月16日报道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主持人邱启明,一直是幽默风趣平实的播报风格,很受观众欢迎。不过上周,邱启明在播报一条英国经济学大师、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波茨的新闻时却因幽默过头招来板砖。波茨称中国当前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消费水平上去后,将比其他经济政策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平衡。对此,邱启明说:“但愿啊,多涨点。其实咱们涨工资没停啊。只是中国老百姓习惯存钱,发得再多,我不买。”


原本算是一句玩笑话,却引来网友板砖横飞,很多网友都表示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昨日,邱启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电话采访,对于自己的言论不够完美,他很诚恳地对理性的网友表示抱歉。

说雷语

初衷只是反驳老外观点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前,邱启明坦言已经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讨伐声,但因为顾虑会被越描越黑所以一直保持沉默。昨日,在电话的那头,邱启明终于开了口,“我觉得自己讲话比较随性。随性比较不好,比较容易被误解。”

邱启明解释自己说这句话的初衷其实是反对这位英国最牛经济学家的言论。“实际上,国外的一些经济学朴实的理论强加在中国人身上是不可以的。因为我听到很多专家说,只要给中国人涨工资就可以,请问现在如果1000元的工资能涨到1万元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能涨到1万元,那我坚决同意涨工资一定能提高我们的内需,所有老百姓都会去购物买东西。可是不行啊,我们的医疗需要存工资、房子需要存工资,老外不懂这些。”

“我这个话其实是在嘲笑老外所谓的涨工资就能拉动内需的观点。我的概念是——中国人工资没有涨得非常好,应该涨得越多越好。”

说抱歉

该加一句中国人需要存钱

对于网友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板砖横飞,甚至误解自己是说中国老百姓工资够高了,邱启明有些无奈。“有一些理性的朋友把视频找出来了,前后一对比之后,就知道我的意思。我根本没有说中国老百姓工资高了,从某种意义来讲,我其实也是个愤青,我怎么会讲这么弱智的话呢?我讲话很简单,第一句就是但愿啊,多涨点。”

因为是直播,时间很仓促,邱启明也有遗憾的地方,“我就恨自己为什么最后不加一句,因为中国人需要存着钱。但是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如果我没有讲全的话,我确实觉得自己对不住那些理性的网民。如果我这话真是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我应该去跟他们道歉。但是所有看过我这段视频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邱启明还说:“网友用理性的语言评价我讲话不是很圆满,我都心服口服。但对那种拍板砖伤害到我祖宗八代的,我也很受伤,我不希望网络去侮辱别人的人格。”

说自己

也要存钱还房贷

邱启明还专门提到自己的家庭,“我妈都是因为工伤而提前退休的工人,我爸在工作时双膝盖骨粉碎性骨折,属于伤残内退,退休的时候只有400多元;我妈妈属于工作时受伤影响到正常工作,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只有200元。当时他们退下来工资很低还要养三个孩子。每年我给他们钱的时候,他们都说儿子啊,我们很好了,因为他们都在涨工资。”

邱启明说,自己的妈妈,自己身边的亲人,包括自己都要存钱。“我做了将近20年媒体工作,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钱,因为要买房子,要考虑生病以后的医疗费用。我自己也存钱,我要还贷款,不存钱怎么办?”

受到网友攻击,邱启明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但他表示并不会影响自己播报新闻的风格。“我给自己定的风格就是为草根阶层讲话,以轻松的、平视的状态,就像跟家人聊天一样播报新闻。”

专家评价

邱启明的言词的确不妥

昨日,记者也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赵晓。赵晓很客观地表示,从数据上来看,英国这位经济学者讲的内容更符合事实。目前消费不足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增长中相对比较慢。“老百姓不见得不愿意消费,而是因为他收入偏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结果是中低收入者消费更加没有激情了。”赵晓教授指出,邱启明这番话的不当之处在于把中国老百姓消费不足归结为消费意愿不足,而没有看到消费能力的不足。首席记者卢圆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