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周期发展规律中,每隔数年,便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2006年春季,当我们还有些玩味式地谈论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时,在感受着这种气候的变化中,看着近日大盘指数的不断回暖,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虽然对于这轮经济危机到底会持续多久,我们无法定论。但是我们相信,再严重的经济危机,都会如气候的轮转般而渐渐远去。
。没想到这只蝴蝶煽动起的飓风不断蔓延……在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金融市场,更在2008年9月下旬,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原以为和我们无甚关系的次贷危机,现在真真切切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更让国人领略到了“经济寒冬”里的严寒甚至冰冻。
而在经历这段经济危机的日子里,我们发现有一种危机可能是永远都无法游离开去的,那就是潜伏于每个个体身上的“X”危机。简而言之,“X”危机就是人们预知到未来的变化,却因不知如何驾驭自身,而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和危险中。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危机、人际危机、职业危机、信任危机、财务危机、健康危机等等,对于每个人而言,接受不确定性很难,也许你可以通过开自己和别人的玩笑来试图逃避不确定,但那会使我们陷入更大的困境。
现在不防来好好审视一下潜伏在我们身上的“X”危机,而不要让它像蝴蝶一样煽动起翅膀……那样的后果远比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可怕的多!对此,《钱经》将和您一起来发现、并解决那些潜伏在我们身上的“X”危机!
“我真有这么倒霉么?”
文/本刊记者李江南
Lily32岁单身资深策划
在Lily眼中,自己就像电影《即日启程》中范伟扮演的老夏那样倒霉,一件件坏消息都冲自己来了。“感觉自己现在真得是危机重重,有时想想好像还不如老夏,起码电影中的老夏最后还收获了爱情!”说这话时,Lily表现得很释然,似乎只有接受现实。
“要不是金融危机,我的股票肯定不能跌得这么惨!眼看原来近100万的股票市值,瞬间就只有几万元了。”Lily很无奈,“原来本想再等等,等股票再涨一涨,房价能再跌一跌,就能在北京3环边上买套单身公寓,还能给自己配部车,节假日去国外旅游!现实却是,只能利用有限的空闲到京郊呼吸下新鲜空气。”
2006年8月,工作之余,Lily迷上了炒股。恰好赶上好行情,当时每个月拿出五千块钱炒股,没想到每月都至少以20%的速度递增。这让Lily很有成就感,于是便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股市,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盯盘。对于公司的各种制度,完全不放在心上。“因为当时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所以我每天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去。为这,不知被我们主管说了多少次。甚至对我说,如果你不想干了,就自己提出辞职吧!”想想当时,Lily觉得自己特逍遥,“在公司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股票上几天赚的钱多!哪还在乎这点工资。于是,工作上依旧我行我素,如果被公司炒了,正好回家好好休息!”
这种日子持续了一年多,从2007年10月,大盘指数不断跌落,Lily的股票账户也在不断缩水。要是觉得赚差不多赎回也就好了,可克服不了“贪婪”的Lily就是不相信股市能一直跌下去,结果被深度套牢了,Lily也没勇气赎回了。股票失利,只有埋头工作。2008年初,因为工作原因,Lily经常要去上海和广州出差,每次都一周左右。这样,股票账户真是彻底没有时间打理了。“直到2008年7月,看到账户里剩下区区几万元,我就彻底地放弃了。”没想到股市失利的Lily,爱情却又遭遇困境。“虽然谈了大概半年多,但因为自己老出差,大家彼此没有太多的机会了解和交流,最后对方主动提出分手了!”
按照Lily的介绍,自己的倒霉事还远没结束。因为长期伏案工作的原因,出现了严重的颈椎病,每周都要进行两三次针灸理疗。每次治疗的花费都在500元左右,再加上每月3000多元的房租,这让Lily感受到强烈的经济压力。“于是,就想着跳槽找份高薪工作!结果,还没准备呢,经济危机就来了,各公司都开始裁员了!”后来,一个偶然机会,Lily又结识一男朋友,这让Lily很幸福,“他人很好,也很会照顾人!”这让我们本以为Lily终于有了爱情的归宿,也还不错,没想到好事依然不长久,“他觉得我每天都是病歪歪的,可能觉得今后生活会很有压力吧!毕竟在这个城市里,大家都需要活得现实,两个人就这样结束了!”
Lily说,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工作,赚钱交房租、治病。“工作对现在的我来说,是最可信的依靠。在这个岗位上做到极致,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交待!”
TIPS:经济危机下轻生的大佬们
1.阿道夫·默克勒
身家超过92亿美元,德国第5大富豪。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他的商业帝国陷入了财政困境,默克勒不堪投资失败、资产大幅缩水。2009年1月5日,他扑向一辆疾驶而来的火车卧轨自杀。
2.史蒂文·古德
据美国警方1月6日透露,美国地产大亨史蒂文·古德,于1月5日清晨被发现在芝加哥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开枪自杀身亡。52岁的古德是谢尔登·古德国际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自古德的父亲1965年创办公司以来,该公司成功进行了数万起房地产拍卖,收入超过95亿美元。
3.蒂里·德拉维莱切特
2008年12月23日,65岁的知名法国基金经理蒂里·德拉维莱切特因深受麦道夫诈骗案所害,蒙受巨额损失而选择在纽约的办公室割腕自杀。据称,德拉维莱切特掌管的大约28亿美元中,投向麦道夫基金中的有21亿美元,估计他的损失高达15亿美元。
4.帕特里克·罗卡
一度拥有5亿欧元身家的爱尔兰42岁地产大亨帕特里克·罗卡不堪投资失败、个人财富缩水陷入严重财务困境,于1月19日早上在都柏林西郊豪宅内开枪自杀身亡。
“很无奈,现在行情不好,工资减了一半,当然比以前也清闲很多,几乎没什么事干。每天早晨打开电视,听听新闻,然后我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不上班的日子,尽量少出门,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小消费。现在,当然更不可能谈女朋友!整体感觉一个字,烦!”此前有着颇丰的薪酬,如今一下子掉进低薪行列,在刘建看来,这种经济环境压得自己有点喘不过气来!
“本来想着凭借他在国外的经验和学历,回国后肯定有高薪职位等着!结果经济危机来了,我们在上海定居、买房的计划全被打乱了!现在两个人天天吵架,因为是我非要他回来发展的。”于莉有些无奈,“这轮经济危机很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
像前文提到的Lily一样,很多人把自己对现状工作生活的不满,都归于经济危机的责任。诚然,经济危机的突然来袭,很多人的工作生活都因之受到很大影响。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透过媒体报道,我们看到很多曾经拥有百万年薪的投资银行家们都离开华尔街,其中更有人做起了理发师、厨师等基础工作。不过,我们也看到,金融危机来袭后,美国格伦斯莱特夫妇发起“1美元生活计划”,救家庭、救爱情、救经济。这不仅让更多家庭参与其中,最大的意义可能还是在于挽救自己的家庭。格伦斯莱特坦承,2006年时,他和妻子的婚姻遇到了问题,日子太平稳,两人突然很害怕这种状态,相互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而“1美元计划”恰是一个可以让两个人走到一起的话题,因为他们对此抱有共同的热情,最终他们的感情回到了最初的恋爱状态。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个人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过,经济账绝对不是个人及家庭各种未知危机的主要症结,套用2009年央视春晚小沈阳的口头禅,真的是“不差钱”,而是人们忽略了潜伏在个体身上的意识隐患,于是陷入了各种“X”危机中。
“你怎么还不走?”
在北京打拼了8年多的轩琛,现在已是北京某通信公司VP高级管理。经济危机来临,轩琛明显感到了压力。“年前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已经裁掉了一批人。虽然对我个人而言,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被裁的压力。不过,在人事关系处理上,我会变得比以前更小心和谨慎。就管理而言,我们都知道增加薪酬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而面对当下的形势,这种奖励举措几乎不可能。”轩琛面对现在的公司压力,有些无奈。这让他想起自己曾亲历的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当时我在国内一家知名门户网站任职,只记得早上大家还高高兴兴来上班,晚上下班时,就有些人被通知辞退了。这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资本的无情!”轩琛说,“那时,刚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把公司当成家一样看待,同事关系也很单纯。看到公司的无情,很多人都很失落,整个公司氛围也都开始变得紧张。”
不过,与当下金融危机公司氛围相比,“那时大家不是加班增多了,而是一下班就准时走人!如果谁下班没准时走,就会被看成异类。更有意思的,有天一位同事因为处理一些事情,下班后没有立刻离开。结果被一位回公司拿东西的同事看到,对方随便说了句,‘你怎么还不走?’结果,说完这话,两个人差点吵起来。”轩琛解释到,这句话在当时变得很敏感,大家都很忌讳去说的。
回想曾经经历的互联网泡沫,轩琛觉得,虽然这段经历对自己影响不是很大,不过,公司变动风波确实让一些人的心理行为发生了变化。而随着金融风暴到来,“裁员滚滚”更成了祝福禁忌。相比赶上当年互联网泡沫的IT精英们,今天只在CBD拥有办公桌半米地皮的白领们,不得不适应资源如此密集之地的残酷地理,更为保住饭碗而增加熬夜加班频率。不要说把公司当成家,把同事看成家人,据瑞丽女性网刊登一个调查显示,1/5的人都认为职场上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诚如《新周刊》撰文所说,这就是CBD的残酷性悖论——CBD的生态是优胜劣汰,不过留下的是敌人,淘汰的是朋友。如此的客观环境,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人际危机的考验,诚如轩琛感叹的,“做人要变得更加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