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亿美元资金缺口 美国银行拿什么填补“黑洞”

版块: 联谊版块 爱心联盟
分享
美国媒体6日披露,美国银行(BofA)高层已经接到美财政部的通知,要求其筹资340亿美元以应对经济进一步衰退可能造成的影响,这使得美国银行成为19家接受“压力测试”的大银行中资金缺口最大的一家。     尽管远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测的700亿美元,但美国银行高管仍表示测试结果超过了该银行实际需要的额外资金规模。该行行政总监斯蒂尔·阿尔芬(Steele Alphin)称,这么大的金额“令我们不高兴”,但美国银行“有足够多提高资本的选择”。     收购美林堕入“陷阱”     美国银行面临的资金黑洞源于去年9月震动华尔街的“两美联姻”。当时,身为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的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正处在生死边缘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美林集团。根据交易条款,美国银行以86∶100的比例与美林交换股份,而每股29美元的换购价使得这桩交易的溢价率高达70%。     将全美首屈一指的投行业务纳入手中,加上近年积极扩充物业市场等业务,美国银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业机构,堪称华尔街之王。美国银行当时预测,此项收购交易将有望使其在2012年前减税70亿美元,其中20%将在2009年实现,其余将在2012年实现。首席执行官刘易斯更称这次合作“难以置信的美妙”、“要用香槟酒来庆祝”。     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华尔街的不良资产黑洞逐渐显露,美林不再是让美国银行风光一时的业务亮点,反而成为其沉重的包袱。美国银行1月公布的财报显示,受收购美林交易的拖累,该行去年第四季度亏损23.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48美分,创下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而美林的同期亏损则高达153.1亿美元,在2月美林提交给美国证交会(SEC)的文件中,这一数字又被修正为158.4亿美元。华尔街分析人士表示,美林的交易损失主要源于其前几年留下的头寸,但更多的资产冲减将导致损失额不断攀升。     事实上,美国银行早在去年12月就意识到收购美林带来的损失可能远大于预期,但迫于监管当局的压力,其最终还是与政府达成收购协议。而白宫为帮助美国银行“消化”对美林的并购,也当即表示将提供200亿美元资金,并为该行大约118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提供担保。此前,美国政府已经为此支付了250亿美元的救助金。     数据显示,金融海啸之前,美国银行的市值最高达2763亿美元,但目前为止其市值已大幅减少至700亿美元左右。对美国银行而言,累计440亿美元的美林收购案无疑是罪魁祸首。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就不客气地指出,“从计划收购美林证券的第一天开始,美国银行的资金状况就开始日渐恶化。”   筹资仍有多种选择     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监管机构6日表示,被判定需要筹募更多资金的银行必须在6月8日之前提交能被监管机构批准的筹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银行进一步接受政府注资的可能,但在政府出手之前,银行仍有自己筹资的选择机会。     据悉,美国银行很可能选择将优先股转为普通股,以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尽管不如发售新股那么可靠,但此举可以节省股息支出,从而提高银行利润和资本金基础,是时下可供选择的最便捷途径。花旗集团分析师在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可以想像美国银行将以转股的方式充实资本金,以应对经济再次下滑可能带来的困难,但这一方式将令该行股权稀释至少20%,最多甚至可能达到35%。同时,此举可能使美国政府成为美国银行的最大股东,使其被实质“国有”,成为第二个花旗集团。但到目前为止,美国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均未对此明确表态。     此外,出售部分业务部门或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也是增资方案的可选项。英国《金融时报》6日披露,美国银行正在考虑是否在数天内出售其在一家中资银行价值80亿美元的股权,以便为其糟糕的资产负债表减轻一些压力。据悉,这家中资银行是中国建设银行。     不过巨额资金缺口并没有打击投资者对美国银行的信心,该公司股票在6日当天表现格外突出,截至收盘大幅上涨17%至每股12.69美元。Hill-Townsend资本风险公司私人业务部门总裁加里·汤森表示,投资者认为美国银行有“可选择的大量筹资手段和不错的盈利能力”,以解决政府认为他们面临的任何困难。     “股神”巴菲特对美国银行的前景同样表示乐观,在上周末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他明确表示,如果想让公司控制银行,他愿意买下所有美国银行或富国银行的股票。(实习记者 杨博)
刘易斯:走下神坛的华尔街并购王
    美国银行(BofA)的主页上有这样一段话:“美国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在帮助这个社会更加强大,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理想。”这是美银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刘易斯的留言。如其所说,在刘易斯掌舵的8年光景里,美国银行通过一系列强悍的并购,在金融海啸威力乍现的2008年秋天坐上了全美第一大商业银行的宝座,实现了称霸华尔街的“美国梦”。不过同样具有梦幻色彩的是,在短短不到10个月之后,这家并购大鳄从神坛跌落,成为美国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美国银行梦碎了,随之隐退的还有已经62岁,目光坚毅却早已双鬓斑白的刘易斯。     8年铸成华尔街之王     如果要给美国银行贴标签,最贴切的词莫过于“兼并成性”。1998年,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国民银行(Nations Bank)与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美国银行合并组成了现在的美国银行,此宗交易价值420亿美元,刘易斯正是参与者之一。     不过这只是开始。2001年,在刘易斯正式接手美国银行后,其强悍的并购作风得到进一步凸显。2003年,他出手收购波士顿舰队金融公司,制造了美国银行业历史上第三大并购案,为美国银行镶上了全美第二大银行的头衔,并使得其零售业务从美国的西海岸扩张到东海岸,占据了全美银行零售业务的头把交椅。有华尔街人士曾就此表示,正是刘易斯的强悍完成了这笔市场并不看好的收购交易。     2005年5月,美国银行成功击败花旗集团,以3个月的时间闪电入股中国建设银行,制造了震惊市场的神话。不过更大的重磅炸弹在仅仅一个月后释放:美国银行以350亿美元的大手笔,收购了信用卡发行商MBNA公司,再次让世人领略了刘易斯的果敢与决断。     “收手”或许从未出现在刘易斯的人生词典里。2007年,美国银行再接再厉,收购了位于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的拉塞尔银行。一年后,在次贷危机逐步现形的2008年里,他更力排众议,以25亿美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全国金融公司,一举确立了其在美国房贷领域的重要地位。最辉煌的一笔发生在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的去年秋天,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的出价,在48小时内完成了对正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美林公司的收购,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成为新的华尔街之王。     在短短8年时间里,美国银行在刘易斯的指挥下,通过接连不断地并购行动迅速扩张。而数据显示,在截至2007年刘易斯任职期间,美国银行的年收入从330亿美元提高到660亿美元,年利润从75亿美元提高到150亿美元,资产从6420亿美元提高到1.7万亿美元,市值从740亿美元增长到1830亿美元,股东回报率年均13.3%。可以说,刘易斯成为了美国银行这家并购战车的指挥官,更成为其灵魂人物。   错估美林首尝苦果     不过从成功登顶的一刻起,美国银行也同时走上了一条颠覆之路。因收购美林的错误判断,美国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美林在2月份提交给美国证交会(SEC)的文件表示,其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额高达158.4亿美元,这直接击垮了美国银行股东的信心。而华尔街分析人士表示,美林的交易损失主要源于其前几年留下的头寸,但更多的资产冲减将导致损失额不断攀升。     越来越大的资金黑洞将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初期的良好表现不断卷走。美国银行1月公布的财报显示,受收购美林交易的拖累,该行去年第四季度亏损23.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48美分,创下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而刘易斯也因在美林曝出业绩巨亏后还坚持进行收购的决定而饱受指责。在此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刘易斯也公开承认,美国银行向政府申请200亿美元资金去收购美林证券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银行的业绩就已处于下行通道之中。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银行业绩下降32%,而第四季度更是狂跌95%,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业绩继续延续下跌势头,大跌77%。而第二季度继续下滑41%。刘易斯曾坦承,这是“自担任董事长以来最为困难的时候”。   金融海啸掀翻神坛     美国银行的惨败,令市场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摆在刘易斯面前的已不只是公司的巨额亏损,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下台呼声。     4月29日,美国银行董事会股东最终投票决定,免去刘易斯的董事长职务,但仍将其留任该行首席执行官。美国银行发言人斯蒂克勒称,在运作公司日常事务方面,刘易斯仍处于掌舵人的位置。不过有媒体猜测,此举很可能是刘易斯最终摘掉CEO头衔的先兆。据了解,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这是第一起公司在股东要求下被迫剥离CEO兼任董事长职务的案例。     股东们普遍认为,当初刘易斯决定收购美林的决定过于草率,令美银承担过多风险。但刘易斯仍辩护称,这笔交易“很划得来”,放弃交易将对美银和其他银行造成“严重损害”。他更将美国监管当局推下火坑,称其要求他对美林的亏损保持沉默,以免并购交易破产。     由于美国银行的市值去年缩水约66%,早有一些分析师和投资者猜测刘易斯可能被迫辞职,不过刘易斯此前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称,将留任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一职,直到还清美国政府45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这大概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在上月底的股东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打算到一定时候辞去CEO,最早在这场危机结束后就离开,最迟在3年之内。     不过,目前面对340亿美元亟需填补的资金缺口和一旦转股就将大幅削减的股东利益,处于美国政府和公司股东双重压力下的刘易斯,恐怕在CEO的位子上也难以坐长了。(实习记者 杨博)
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