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        鸣沙塔,又叫永寿塔。位于中宁县鸣沙镇北侧的黄河故道边沿,南距镇政府大楼500米,离长鸣公路30米,北紧临黄河故道,距离只有15米,东与鸣沙毛纺织厂只一墙之隔,西距长鸣河300米/

·        鸣沙塔是一座八角多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青砖挑檐,白灰抹壁,角挂风铃,宝瓶攒尖。塔基是正方形,边长14米。塔体距塔基5米,进塔的门高1.70米、宽0.70米,塔壁厚3.05米。塔座为一低矮的砖砌八角须弥座。第一至第四层的塔檐下有仿子一层砖砌,上为出一跳的砖砌假斗拱。为一斗三升、角牙子相间的做法,共十层。第一、第二层券门东西相通,第四、第六层券门南北相通,内有木梯登顶,可登高远眺。


门口的碑牌


·       鸣沙塔的始建年代,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安庆寺内浮屠,相传建于谅祚时者。”李谅祚是西夏第二代皇帝,在位于1049年至1068年。从塔的造型、风格来看,像银川西塔,可能为西夏所建。不过,后来人们看到的鸣沙残塔,已非西夏之物。

·       据《鸣沙州重修安庆寺碑记》记载:“至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坤道弗宁,震动千里,山移谷变,寺宇倾颓……”又据,《庆府重建鸣沙州安庆寺永寿塔碑记》记载:“鸣沙额设禄田军校恒产之地,创有安庆寺,壮丽规模,一方顶礼。我列祖明德恤祀,重修葺,香火绵延。嘉靖四十年震劫,梵宇宝塔倾圮,独中殿大佛俨然未动,若有灵光感应。住持洪林颇有僧行,具启。父王发慈悲心,捐禄抡材,命官董事,善类景从,悉输资力。越岁,金碧辉煌,殿广宇朗,伟然改观也,即下今有司撰文立碣。缘宝塔乏匠,年久未建,予心早夜靡宁。自隆庆三年(1569年)以来,屡施营膳之费,工程浩大,未易速竣。万历八年(1580年)三月上旬告完,僧复乞塔名,改曰‘永寿’。记录一十四级,风铎玲珑,倚云突兀,可对小西天第一峰……”由此可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鸣沙地区又发生一次7.25级的强烈地震。这次地震损失惨重,灾害情况《乾隆中卫县志》中有详细记载。在这次地震中,永寿塔复崩其半,上七级半无存,剩下六级半,且被震裂,残高27米。时河床南移,鸣沙古城一半被陷,凶猛的河水直逼永寿塔下。然而,永寿塔毕竟经受住了考验,河水“久攻不克,”只好“北撤”。只剩下半截的永寿塔岿然不动,屹立于原风水宝地。这次震灾之后,再也没有人对宝塔及寺庙进行过维修,半截残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黄河老岸边沿,向天张着大口,达200多年之久。于是,演绎出一段民间故事。

·       故事说,如今的鸣沙,原叫鸣沙州,是座繁华的古城。宋朝时候,从黄河源头下来一条蛟龙,兴风作浪,黄水泛滥,一夜之间,吞没了半个鸣沙城。百姓苦不堪言,向天祈祷求救。于是,飞来一只神雁,扑入水中啄瞎了蛟龙的双眼。神雁去后,蛟龙并未训服,而是变本加厉地逞凶作恶。为彻底制服蛟龙,神雁来到人间,传说就是宋朝大将范仲淹。他把身穿的盔甲脱下来,压在蛟龙头上。盔甲化为一座宝塔,说是鸣沙塔。镇住了龙头,黄水退去,剩下的一角鸣沙城才算保住了。


院落


·        鸣沙地区安然了,但舟塔地区又闹起了水灾。原来,蛟龙并未彻底被治服,它的尾部在舟塔,恶龙摆尾,舟塔倒霉。而且,蛟龙变得十分狡猾,范仲淹一来,它就装得老老实实,范仲淹一走,它就兴风作浪。为了搞清楚原由,范仲俺就装扮成一个拾粪的老头儿。他背着背斗,拿着粪叉,每天天不亮就来到黄河边,边拾粪边暗查。这天凌晨,乌云滚滚,蛟龙又卷尾作恶,拾粪老头儿一粪叉甩去,上半截鸣沙塔就飞到舟塔镇住了蛟龙的尾巴。就是人们后来看到的宁舟宝塔,简称舟塔。从此,鸣沙、舟塔一带再没有遭受水灾。


塔身

·        当然,宁舟宝塔自然不会是鸣沙塔的上半截,此传说不过是因为中宁地区的老百姓对范仲淹崇敬有加,编个故事歌颂他罢了。

·       1963年2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1963]059号文件,正式确定鸣沙塔为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2年,中宁县人民政府曾上报维修计划。并于1984年下达了宁政发[1984]160号文件,确定了鸣沙塔的保护范围。

·       1985年,自治区文物部门拨出专款,聘请云南省大理古塔维修队,在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姜怀英、杨玉柱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对鸣沙塔的整体进行了全面维修。现塔体完整,计高11级,坐落在18米见方,高2米的基座上,塔身净高36.1米。塔尖设三层宝瓶,顶部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内设层梯可供攀登远眺。塔基用青砖包砌,条石封沿,基面用大青方砖铺盖。四周加设了粗钢围栏,美观而又牢固。塔保护区内又砌了长100米,宽60米,高2米的砖围墙。依照安庆寺的结构,1988年以来,不断增添寺庙建筑,上、下院内分别修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陪殿、禅殿、禅堂、净室、斋房等仿古建筑。  

·       1996年,又在大殿两侧新建了凉亭两座,大型花池一座。现大门外侧墙壁上镶嵌着由自治区文物局统一制作的保护标志石碑,上刻:“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鸣沙塔宁夏回放自治区人民政府一九六三年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0年立。”

千百年来,清妆淡雅的鸣沙塔,历尽了沧桑,饱尝了疾苦,经受了考验……它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鸣沙塔获得了新生。还必将获得灿烂的明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10:23:23编辑过]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阿里云降价50%
^_^,没去过。

美迪官方旗舰店2016大促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还不错

据考证,这个塔和同心韦洲塔是同一时期的,都是西夏的建筑.

藏传佛教主要是在中国的西藏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公元七世纪时,唐太宗李世民把宗室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即国王)松赞干布,佛教的信仰也随之来到了这个世界屋脊之上。公元九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传,西藏所谓的“前弘期佛教”便终止了。到了公元十世纪后期,佛教在藏族地区再度复兴,开始了“后弘期佛教”。藏传佛教的教义以大乘佛教为主,特别重视大乘中的密教,他们有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有译成了藏文的完整的经、律、论三藏经典。除了西藏地区之外,藏传佛教还流行(或曾经流行)于青海、四川康巴、甘肃、内蒙、宁夏、陕西、河北(及北京)等地区。特别是从元朝以后,在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植下,汉传佛教流行的地方也渗入了不少藏传佛教的建筑与艺术。于是,一座座喇嘛教特有的宝塔,便在中国的大地上拔地而起了。

    西夏的历代皇帝都是崇奉佛教的,连开国皇帝李元昊本人从小就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而且学会了吐蕃和汉族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的提倡与扶持之下,西夏国的佛教出现了兴盛景况。从总的方面来看,西夏的佛教是从周边国家相继传入的,他们主要吸收的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佛教,在将外国的佛经翻译为西夏文的时候,又得到了回鹘僧人的帮助和支持。[B]在原属于西夏国境内的宁夏与甘肃地区,我们就不难发现西夏国仿照汉族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花塔等样式建造的佛塔,如银川承天寺塔,为八角形平面的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高64.5米,是夏国皇太后为了瘗埋佛顶骨舍利于公元1050年建造的,宁夏中宁鸣沙州城安庆寺塔,为八角形平面的七层楼阁式砖塔;宁夏同心县康济寺塔,残高39.2米,为八角形平面的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宁夏贺兰县贺兰山拜寺沟内的方形平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贺兰山拜寺口双塔,都是八角形平面的十三层密檐式砖塔;敦煌莫高窟前的原老君堂慈氏塔,是一座八角形平面的单层土坯木构亭阁式塔,高约5.5米,大约建造于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甘肃敦煌城子湾花塔是用土坯砌筑成的,表面用细泥塑制出了各种装饰,在八角形塔身的上部是多层宝装莲花塔身,很像一个巨大的圆锥形花束,它的时代可能略早于慈氏塔,等等。在西夏国发展的中后期,西夏的佛教界对吐蕃佛教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使藏传佛教在西夏国中得到了迅速传播,形成了西夏佛教多来源、多层次的繁荣景象。[/B]

    从历史上看,党项和吐蕃两个民族的地域相连、渊源接近,文化交流也颇为频繁。根据藏文文献《贤者喜宴》的记载:西藏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初祖法王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很受西夏王泰呼的崇敬,泰呼王派遣使臣入藏迎请都松钦巴到西夏传法,都松钦巴不能前往,就派遣弟子格西藏索哇来到西夏。藏索哇很受西夏王的宠信,被尊为上师,在西夏国中传授西藏佛教的经义和仪轨,并且组织力量大规模地翻译佛经。这里的西夏王,就是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公元1140-1193年在位)。西藏萨迦派的祖师札巴坚赞(公元1147-1216年)的弟子迥巴瓦国师觉本,也曾经被西夏皇帝奉为上师。看来,在李仁孝执政时期,吐蕃佛教中的噶玛噶举派和萨迦派都已经传入西夏,并且在朝野上下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目前所能见到的汉、西夏、藏文材料表明,西夏佛教接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主要是在西夏后期。在这一时期内,西夏和吐蕃的关系日趋密切,西夏国的佛教也从藏传佛教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从佛经的传译、寺庙佛塔的建设、僧人的培养等各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藏传佛教的印记。藏语称佛塔为“觉顿”,下面,我们就主要看看西夏国当时建造的受藏传佛教影响的佛塔情况。

    宁夏贺兰县的宏佛塔,是一座罕见的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相组合的西夏佛塔,残高有28.34米,它的总体造型与辽代的天津蓟县观音寺舍利塔、北京房山云居寺北塔很相似,所以应该是接受辽国同类佛塔影响的结果。与此同时,宏佛塔上半部的覆钵式塔具有十字折角形平面的基座,是藏传佛教佛塔所惯用的造型,另外,拜寺口双塔的塔刹也做成了藏式覆钵塔多重相轮的形式,同心县康济寺塔的塔刹则是一座小型喇嘛塔的形状,这些现象似乎说明了它们接受藏传佛教佛塔艺术影响的成份。

    黑水城,是西夏国的北部重镇,黑水镇燕军司的驻所,以后又是元代的亦集乃路城,它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支流纳林河东面的巴丹吉林沙漠边沿地带。由于流沙的侵袭,这座从河西走廊通向漠北地区驿路上的重要枢纽在明朝初年湮废了。1907年至1909年间,俄罗斯的著名考察家科兹洛夫在中亚探险期间发现了这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并且发掘出了三百多幅佛教绘画作品,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是具有浓厚藏传佛教风格的密教唐卡。在黑水城遗址的西半部有佛塔三座和几座寺庙遗迹,在城的西北角有佛塔五座,城外的西北部还有一处小佛塔群,总计城内外共有佛塔二十多座。这些佛塔都是用土坯垒砌的覆钵式塔,塔基的平面呈十字折角形,塔身的覆钵体有的呈覆钟形,有的呈多半圆球形,在塔身的中部插着木质的刹杆,用来承托塔刹相轮。类似的佛塔形制还可以在石嘴山市涝坝沟口北侧山崖的浮雕塔中见到。黑水城的覆钵式塔都是在西夏和元代建造成的,与我们一般概念中的藏传喇嘛教覆钵式塔风格是基本一致的,所以,黑水城当年的佛教是偏重地选择了藏传佛教,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宁夏青铜峡市南面、黄河西岸的峡口山上,呈等腰三角形的阶梯状排列着一百零八座覆钵式塔,极为壮观。这些塔原来都是用土坯建造的,到了清朝初年才在外面包了一层砖。一百零八塔都是覆钵式塔,1987年文物工作者在维修过程中,拆除了外面的砌砖之后,发现了一些原来的土坯残塔,它们的基座平面都是“亚”字形的,有的还保存着大部分钟形覆钵塔身。位于最上方的一塔最为高大,有4.94米高,第一至十一层塔的高度都在2米左右,把佛塔组合成一百零八座的形成,这种作法也是向藏传佛教学习的结果,因为我们在西藏西部芒囊译师寺附近就可以看到排成一列的一百零八塔,而在汉族地区却找不到相同的例子。

    西夏国的藏传佛教佛塔,为我们探索藏式佛塔发展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线索,因为在藏传佛教发展的中心区域--青海与西藏,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元朝以前的佛教艺术遗存了。这些西夏国的藏式佛塔,就是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一批时代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实物。特别是象青铜峡一百零八塔那样的艺术杰作,在我们的心目中完全可以作为西夏古塔的代表作和党项民族古老文化艺术的象征。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扎巴旺青)

它是西夏时期保存下来的佛教建筑,
而且这种类型的佛塔是目前国内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藏传佛教建筑遗产。


鸣沙塔与范仲淹
灵武县有个鸣沙镇,据史书记载,“灵州有沙,践之有声,故曰‘鸣沙’。” 鸣沙镇之名由此商来。在鸣沙镇西约300 米的“黄河古道东岸有一座八角形楼阁式砖砌古塔,名叫“鸣沙塔”,塔基呈圆形,高出地面1.5 米,塔身六层以上已坍塌。传说“鸣沙塔”原有13 层,高40 多米。现只剩下20 多米。

传说鸣沙原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非常繁华,城池也大,现在的鸣沙镇只是原来鸣沙城东南的一角。以前这里人很多,城市也很热闹。黄河水像一条金色的链擦城而过,给鸣沙城增添了不少光彩。后来,从昆仑山上下来一条蛟龙,到这里兴风作浪,一夜之间,黄河水就吞掉了半个城池,不到三天, 美丽的鸣沙城只剩下东南拐角了。许多人被洪水吞没,活着的人爬上了城墙向天祈祷,求来了一只神鹰,神鹰扑到河水里,与蛟龙博斗,把蛟龙的双眼给啄瞎了,但蚊龙仍然不屈服。为了征服蚊龙,神鹰下凡来到人间,托胎为人间的能人,这就是后来成为宋朝大将的范仲淹。范仲淹镇守宋朝北部边陲, 来到鸣沙城,把自己的宝盔宝甲压在蛟龙身上,于是一座直插云天的宝塔就从地里冒了出来,把蛟龙镇住了,从此,蛟龙再也翻不了身,河水也就退下去了。塔身压住蛟龙后,鸣沙城一带再也不受黄河洪害之苦了。可是蛟龙的尾巴还在水里扑打着,处在蛟龙尾巴一带的舟塔地区人民仍然遭受水灾的危害。

过了不久,范仲淹再次来到鸣沙城,舟塔百姓要求范仲淹彻底驯服蛟龙, 永除祸害,使人民永享幸福。但狡猾的蛟龙,见范仲淹一来,就装得非常老实。等范仲淹一走,蛟龙又兴风作浪,放肆起来,反复几次。范仲淹为了为民除害,治服蛟龙,采取智斗方法,隐去自己的身份,扮成一个拾粪的老汉, 每天天不亮就在鸣沙城周围拾粪,当蛟龙正卷起尾巴在舟塔兴风作浪时,范仲淹把粪叉向镇蛟龙的塔掷去,刚巧只叉走鸣沙塔的上半截,这上半截塔飞一般地落下把蛟龙的尾巴压住了。这就是后来的舟塔。从那以后,鸣沙城一带人民才真正安居乐业了,而鸣沙塔也就仅剩下半截六层了。鸣沙塔坐北向南,塔南面辟有一券门,券门高1.55 米,宽0.66 米,每层以迭涩砖出檐,檐下每面正中转角处,饰有磨砖对缝的仿木斗拱。挑檐的折角处仅存风铃残柄。塔体外表以白灰抹壁,通体简洁素雅。塔室采取厚壁空心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逐层攀登。鸣沙塔始建年代不详,据塔砖上刻字为“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庆府重造。”可见,现存的古塔是明代重建。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安庆寺,寺内浮屠,相传建于谅祚之时者。”安庆寺位于鸣沙洲城内,李谅祚是西夏第二代皇帝,据此,鸣沙塔始建于西夏初期。

唐肃宗灵州登基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无755 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公元756 年五月, \\潼关失守,唐玄宗率文武官员仓皇逃出长安,在出逃途中到达马鬼坡发生兵变,唐玄宗不得已赐死爱妃杨玉环,然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和李根据唐玄宗制诏率领众将士数百人北上,以躲避兵锋。六月十九日,李亨由乌氏驿到达原州(今固原),盘桓数日,去向犹豫难决,幸而驻守灵武朔方留后杜鸿渐等一批唐朝官员略有政治远见,极力劝说李亨继续北上,力主平定安禄山叛乱。先以朔方为据点,再图进取。李亨在大臣裴冕“治兵灵武以图今后进取”的劝说下,李亨勉强继续北上。杜鸿渐等得知李亨北上的消息,叫人日夜整治宫室殿字,又亲率灵州文武官员到原州北面的白草顿迎接李亨。以“朔方天下劲兵,灵武用武之处..朔胡不足灭也”鼓励李亨在灵武中兴唐室。

当李亨到达今宁夏中宁县境内的丰宁南时,眼见黄河滔滔之水,有天堑之固,竟又想渡黄河,以图苟安。在众人的极力反对下,李亨最后才放弃这一荒唐的念头,决定进驻灵武。抵达今中宁鸣沙州时,李亨受到六城水运使魏少游安排的千余名武装精良的骑兵迎接,让李亨检阅,以壮李亨胆量。七月九日,李亨到达灵武,进住杜鸿渐给他布置好的宫殿。李亨眼见灵武殿字御帐如同宫闱,诸王公主房院齐备,各种山珍海味,珍馐玉膳齐全,才一扫心中的阴霾,安下心来。

公元756 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众臣的劝说下,在灵州登基称帝,年号为肃宗,并登上灵武城南门,以称帝事布告全国。李亨宣布即位以后,大大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纷纷派使者来到灵州,表示愿意出兵共同讨伐安山。大将郭子仪领精兵5 万由前线赶回灵州,同唐肃宗共商复兴唐室的大计,灵州成了唐朝临时首都。于是,全国人心安定。为了指挥军队讨伐安禄山,八月唐肃宗李亨离开灵武南下,于十月到达彭原。公元756 年九月,郭子仪率领吐蕃、回纥,大食等各族大军15 万之众,收复长安,方使唐室渡过了安禄山叛乱这一危急关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