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照亮未来 用生命铸就崇高
冯志远老师在宁夏生活工作42年,而在我校就近30年。 我们全体师生为冯志远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冯老师在同事的眼里是一位认真踏实、博学多才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一位宽厚仁慈、充满智慧的师长和朋友。每当回忆起和冯志远共事的点点滴滴的往事,我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冯老师是一位普通的教师,是许许多多支宁教师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他扎根宁夏40余年,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坚守一方净土,执着一份追求,奉献一片爱心,展现了一位普通教师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
我和冯老师在中宁县鸣沙中学和关帝中学一起共事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他教语文,我教历史,我们在工作上配合的十分默契。那里他的眼睛就已经有些障碍了,但他和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不管什么活都抢着去干,从不愿落到后面。由于当时教师非常短缺,他和许多老师一样,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冯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性格谦和,勤奋好学,常识渊博,工作投入。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从来没有怨言,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冯老师作为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又在上海教过几年书,无论学历、知识和教学水平都是很过硬的,像他这样的专业人才,不要说农村,即使在大城市都很吃香,因此他的到来,给地处西北边陲小镇的鸣沙中学和关帝中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冯老师的古文底子相当深厚,对于古文的断句,涵义阐释,他是师生们最方便的“活字典”,公认的学术权威。他的教学艺术高超,具有很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善于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因材施教。在古汉语教学上他更是技高一筹。上课时,边吟边讲,声情并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把所学的内容掌握的差不多了。冯老师给学生讲古文,能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把课文内容分析得非常透彻,许多文章他都烂熟于心,以致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不会念的字他脱口而出。冯老师还善于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他主要通过面批面改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一字一句,一行一段,都是深情。冯老师视力本来就不好,同样的作业量,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他批改学生作业非常仔细、认真,不放过一个错别字,时间稍长,就感到眼睛疲劳,看不清楚了,不得不使用放大镜。有时候,学生已经放学很久了,他还在办公室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他这种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使我很受感动。现在已成为高级工程师的梁晓霞对冯老师的语文课有切深的体会,她虽然上高中时只听过一年冯老师的课,但她对语文课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她说:“听了冯老师的课,才使我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感觉,是冯老师为我开户了语文学习之门。”她后来如愿考上了大学。冯老师从教多年,培养的学生上万人,许多学生从心里发出的竟是同一个声音:“冯老师,您给我的最多。”
冯老师博学多才,涉猎面广,是大家公认的多面手。有时候,老师之间为某个学术问题或业务问题争论不休时,他们会把这“官司”打到冯老师那,让冯老师裁定,冯老师讲完自己的见解,争论也就平息了。
冯老师不但语文教得好,还能教历史、地理和外语。他的俄语很突出,底子扎实,词汇量大,能读俄语原著。他不但会教俄文,还会用俄语唱歌,他用浑厚的男低音演唱的前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情真意切,悦耳动听。冯老师爱好广泛,喜欢音乐、会弹琴,会拉二胡。他有一个照相机,有空也会到农村的田野里和学生拍些照片。那时学校的文体娱乐活动比较单调,也就跑跑步、爬爬山,有时候,大家就想搞一些节目,丰富一下生活。冯老师就利用自己的特长组织学生排戏唱歌,活跃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正是由于有一些像冯老师这样兢兢业业、多才多艺的教师,如同磁石般吸引了乡下的孩子,他们无须再舍近求远的“转学”了。
冯志远老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他时时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他一个人住在学校,只要有时间,就常到教室里去,随时随地给学生辅导。那里没有通电,冯老师经常在晚上点着煤油灯给学生辅导,由于吸入煤油灯散发出来的黑烟,有时第二天还能看到他鼻孔里留下的一些油烟的残迹。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不管是教学期间,还是退休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项“义务”工作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直到他离开宁夏。许多学生从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冯老师播洒真诚的爱心,得到的是学生真情的回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以最纯朴的方式照顾着冯老师的生活。冯老师他和学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冯老师从鸣沙中学调往关帝中学,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扯住了老师的衣角,冯老师看着一个个朝夕相处的学生,心里也不是滋味,摸摸这个,拉拉那个,刚叮嘱着这个,又放心不下那个,就是迈不开却步。从宿舍到校门口,100多米的路,一步三回头,竟走了一个多小时……
在和冯老师的交往中,我发现他酷爱读书,珍惜时间。他不是天才,他的学问更多地来自于自己勤奋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自于他的不断进取和永不满足的精神。他做了很多的资料卡片,装了满满两大箱。他的宿舍堆满了发黄的书籍,以及一些报纸资料,几十年的老报纸他都舍不得丢弃。他的床边整整齐齐地摞着一排书,按顺序他能叫出书的名字。他需要哪本书,自己就能摸出来,然后按顺序放好。工作之余,他每天坚持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聚精会神、如饥似渴,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与书本的对话中,他忘记了时空、忘记了疲劳。眼睛不好使,就用放大镜阅读书报,后来,眼睛实在看不清楚时,他就让学生读书、读报给他听。他还坚持早、中、晚听收音机,收音机成了他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光阴似箭。在寒来暑往中,冯老师继续从事着他的教书生涯,任凭岁月不影响更迭,任凭青春流逝,他依然默默地耕耘着,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执著,永不言累,永不言悔。
冯老师早年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病不能用眼过度,可冯老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后来,他双目失明,那一年才55岁。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曾痛苦过、失望过,但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他没有向困难低头,也没有就此消沉。那里,关帝中学的领导去看望他,对他的生活进行了安排,但冯老师却恳切地说:“我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我还有健全的大脑,健康的身体呀,我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就让我再去上课教书吧。”经过较短时间的调整,他又根据学校的需要,拄着一根竹竿摸索着走上讲台,开始凭借记忆给孩子们上历史课。他以评书的方式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学生在置身于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之中时,了解祖国数千年灿烂而悠久的历史,领悟到爱国与做人的道理。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他每上一节课,其备课量要比别人付出多少倍的劳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牺牲精神啊!
这就是冯老师,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的业绩,但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从不向组织上提要求,许多正常人难已做到的事,他却做到了。他刚来宁夏时,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离开宁夏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西部农村的教育事业。他执着的态度,高尚的品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启迪和影响着我们,感召和鼓舞着我们,他永远是我的好同事,学习的好榜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0 16:24: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