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共中宁县委书记胡东升    中宁县人民政府县长田贵强


       冯志远老师的先进事迹早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就分别引起了吉林、宁夏、上海媒体和新华社的关注,被评为2005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感动宁夏十大人物”和“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中央领导同志对冯志远老师的先进事迹高度重视,对在我县支教的冯志远老师的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学习冯志远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冯志远同志的崇高精神,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我从报纸、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和先进事迹单行材料中,对冯志远同志的先进事迹有所了解。听了冯志远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冯志远同志在为人、为师、治学、治教等各个方面的事迹真切感人,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冯志远同志1930年出生在吉林省双阳县,1949年8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大学毕业后,怀着教育报国的满腔热忱,走上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1958年,他毅然放弃了大上海的安逸与舒适,毅然听从祖国的召唤,告别新婚,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来到了宁夏,支援祖国的西部建设。他抛妻别子,远离故乡,辗转黄河两岸,在我县鸣沙、关帝等乡下中学一干就是整整四十二年!在这四十二年中,他远离都市的繁华,疏离家人的眷顾,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教育,把爱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中宁教育事业的沃土上。四十多年的积劳成疾,他不幸双目失明,却仍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在他钟爱的教育百花园里辛勤耕耘;他虽然半身瘫痪,卧病在床,却仍牵挂着他鞠躬尽瘁的教育事业。冯志远,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义薄云天,志存高远。他的志,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为祖国扎根边疆的报国之志;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之志;他的远,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精神流传的久远,是感动宁夏,感动吉林,感动全国影响的深远。他用人格去铸就师魂,用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知识去充实学生,用奉献来书写人生。胡锦涛总书记知道他的事迹后,对冯志远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冯志远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这是中宁教育人的光荣,也是中宁人民的骄傲。冯志远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无华,他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他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是教育战线的焦裕禄,是宁夏的孟二冬,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
       学习冯志远同志,就要学习他胸怀祖国、献身教育的崇高品德。冯志远同志是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热血青年,是党和政府的帮助,才使他这样一个农村穷孩子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冯志远同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祖国的一声召唤,就让他像塞外的红柳一样,坚韧地扎根西北贫瘠落后的地区,一呆就是40多年,把宁夏当作第二故乡,把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追求,把教书育人看得高于一切,把农村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从不动摇,无怨无悔,表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培养下一代的高度责任。他把祖国的需要当作个人的第一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刻内涵。无情未必真豪杰,冯志远同志曾经动过离开宁夏、回到上海妻儿身边的念头,但他的请调报告撕了又写,写了又撕,始终没有向组织提出调动申请,因为他的心已经和中宁人民,和杞乡学子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一个东北人,不远千里,以大西北为家,仅这种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这种几十年扎根农村,把毕生的青春和心血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就足够值得我们学习了。现在我县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生活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共交通也非常便利,与现在相比,冯志远老师能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长期扎根农村,教书育人,冯志远老师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
       学习冯志远同志,就要学习他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范。冯志远同志具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了我们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奉献,顽强拼搏,坚韧不屈,乐观向上,执著追求,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从不图组织或别人回报。冯志远同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一名从教40多年的名牌大学生月工资不足1000元,达不到全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别人问他亏不亏,他却坦然地回答“不少了”。他为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买吃买穿,而他自己一身衣服穿了十几年,一床被子盖了十几年,成了破棉絮;他吃的是学生灶廉价的饭菜,困难时期挖野菜充饥,却把省下的钱除了给远在上海的家人寄必要的生活费以外,其余的全部资助了贫困学生。孔子曾经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颜回一碗冷饭,一瓢冷水,身处深巷陋室,不为人所知,却自得其乐,因为他胸怀凌云之志!鲁迅先生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冯志远老师就是这样具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具有颜回遗风的人。他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即使瘫痪在床,他依然表示,“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孩子们。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我还愿意当老师”。冯志远同志用毕生的精力无怨无悔地追求着教书育人的理想。
       学习冯志远同志,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冯志远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是学中文的,除了语文课讲得十分精彩之外,还“半路出家”,教过历史、地理、俄语、英语,不懂不会,他就从头学起,边学边教,边教边学,直到学生满意为止。他教的每门课都深受学生欢迎,他渊博的学识,顽强的毅力,出色的教学都源于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他没有把教书育人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终身向往的事业去追求,这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冯志远同志满腔热情地倾注于人才培养,以言传身教、博学笃行的人格力量和师德风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冯志远同志牺牲了个人的身体健康,牺牲了家庭的幸福欢乐,他虽然双目失明,但给学生带来了光明的前程;他虽然瘫痪在床,但他的近万名学生已接过他的接力棒,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冯志远同志耕耘的是教育沃土,培育的是芬芳桃李,造就的是祖国栋梁,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辉煌。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冯志远同志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书育人。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正是他这种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学习冯志远同志,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情系人民的无私情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冯志远同志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到艰苦贫困的西部边远地区工作,扎根西部42年,双目失明后仍然坚持授课5年,直到身体瘫痪,才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离开宁夏时,冯志远同志对工作、学习、生活了40多年的杞乡热土恋恋不舍,与学生同事洒泪惜别。著名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冯志远同志就是这样一位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就是在近几年,70多岁的冯志远老师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农村教育,老骥伏枥,贡献余热,真正做到了矢志不渝,终生追求。在冯志远同志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一名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春风浩荡春潮涌,万里征程催人急。“十一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正建设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时代呼唤英雄,英雄成就事业。冯志远同志是老一代支教知识分子忠诚教育事业的缩影,也是中宁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最近,中央和自治区新闻媒体以多种形式,浓墨重彩地进行了报道,冯志远同志的先进事迹己传遍大江南北,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热潮正在全区兴起。学习冯志远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立即掀起学习冯志远同志精神的热潮,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把行动落实到奋力推进中宁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来。与冯志远同志相比,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我们人民教师、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是一致的,需要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当前,全县上下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任务,更需要我们具有冯志远同志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更需要我们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们要深刻领会冯志远同志先进事迹的实质内容和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开展向冯志远同志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冯志远同志那样,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县改革发展出智出力,为社会和谐进步不懈奋斗,争做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忠实代表。
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把行动落实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上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的宗旨意识、严格的纪律观念、无私的奉献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冯志远同志虽然不是党员,但在他身上完全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品格。一名党外人士尚且有如此高尚的情怀,我们做为党员干部,就没有做不好工作的任何理由。在学习冯志远活动中,要创新载体,活化形式,把学习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章》主题实践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要通过向冯志远同志学习,大力引导全县人民教师、广大党员干部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甘于清贫,艰苦奋斗,永远把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切实关心群众利益,满腔热情地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争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忠实代表。
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把行动落实到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上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冯志远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魂,体现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不仅是教育战线学习的楷模,也是各行各业和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像冯志远同志那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淡漠名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始终做到执著追求,积极进取,激情干事,干净创业。我们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引导人民教师、广大党员、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像冯志远同志那样,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高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学习冯志远同志的精神,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坚持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净化社会风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社会风气,始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忠实代表。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珍惜爱戴的民族是可怜的奴隶之邦,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出现了像冯志远这样感动全国的先进模范人物,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不学习、不宣传、不爱护,同样是可悲的。冯志远同志的杰出贡献,莘莘学子不会忘记,中宁人民不会忘记,党和政府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我们要关心冯志远同志的生活,让他幸福地安度晚年,决不能让他流血流汗又流泪。要把冯志远同志的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发扬光大,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要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冯志远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让冯志远同志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让冯志远同志的精神深入人心。要深入开展学习冯志远先进事迹讨论活动,结合学习贯彻《党章》主题实践年活动的开展,按照“八查八解决”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先进,寻找差距,学习模范,争做贡献,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宣传部门要深入基层,挖掘、发现、树立像冯志远这样具有先进感人事迹的典型人物,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切实改变墙里开花墙外香、新闻宣传慢半拍、跟在别人后面跑的被动局面,让像冯志远这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大量涌现,形成群体,形成氛围,形成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三苦”精神,让干事创业的人流血流汗流芳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魅力是无尽的。让我们以冯志远同志为榜样,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2 16:48:47编辑过]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阿里云降价50%
<P 0cm 0cm 0pt">岁月如梭,</P>
<P 0cm 0cm 0pt">往事如流。</P>
<P 0cm 0cm 0pt">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的春风在我们身边轻轻荡漾时,</P>
<P 0cm 0cm 0pt">时光依然带不走给了我们内心震撼,</P>
<P 0cm 0cm 0pt">给了这片热土永久记忆的人。</P>
<P 0cm 0cm 0pt">他的名字与时代相连,</P>
<P 0cm 0cm 0pt">与社会责任相连,</P>
<P 0cm 0cm 0pt">与精神的天宇相连,</P>
<P 0cm 0cm 0pt">与宁夏人民心底的骄傲相连。</P>
<P 0cm 0cm 0pt">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辉煌业绩,</P>
<P 0cm 0cm 0pt">伴随着年复一年春夏秋冬的阳光和细雨,</P>
<P 0cm 0cm 0pt">永远沉淀在人们的心中。</P>
<P 0cm 0cm 0pt">今天,</P>
<P 0cm 0cm 0pt">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P>
<P 0cm 0cm 0pt">领略他们的精神风采!</P>
<P 0cm 0cm 0p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0cm 0cm 0pt"><B>冯志远</B><B><o:p></o:p></B></P>
<P 0cm 0cm 0p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8</FONT>年告别大上海的繁华,只身来到大西北支教,在中宁县鸣沙、关帝中学一干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2</FONT>年。</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面对淳朴、善良的孩子,他把所有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们;他知识渊博,授课生动,严谨敬业,赢得了学生和同事们的爱戴和尊敬。原本患有眼疾的他,面对人民教师的责任不顾医生的劝告,通宵达旦用放大镜备课、批改作业,在师资缺乏时,一人带四门课程,加速了视力恶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4</FONT>年在他钟爱一生的讲台上双目失明。此后,他由学生扶着走向课堂,凭着记忆力为孩子们上课。</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退体后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年时间里,双目失明的他仍然为学生辅导功课,直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1</FONT>年“实在感到没有力气了”才不得不离开宁夏,回到东北老家。</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他的世界越来越小,小到走不出一间教师宿舍,小到离不开瘫痪捕捞病床;他的学生的世界却越来越大,遍布各行各业、大江南北。<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冯志远">冯志远</st1:PersonName>老师一生教过一万多名学生。几天前,当宁夏日报记者到瑞雪飘飘的长春采访瘫痪在床的<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冯志远">冯志远</st1:PersonName>老师时,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还能回到宁夏教书。</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B>颁奖辞:<o:p></o:p></B></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三尺讲台,他耕耘了整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2</FONT>年,</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燃烧人生岁月、牺牲家庭幸福,</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换来今天桃李满天下。</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虽然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他仍把无限光明带给了渴求知识的西部孩子,</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
楼主  2006-4-12 17:59:5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美迪官方旗舰店2016大促
将来中国不太会有这样高尚得人了吧

<P>才被重视~~~~</P>
<P>唉~~</P>
<P>不觉得晚了点么~~~</P>
<P>被报道了才重视~</P>
<P>。。。。。。。。。。。。。。。。。。。。。。。。。</P>

<P>中国不就是这样么</P>

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