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穷到比压砂地说明了什么?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http://news.163.com 2005-11-13 16:17: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宁县有个乡叫“喊叫水乡”。光听这个乡的名字,就知道那里农民对水渴望与企盼的程度。可是,喊叫归叫喊,老天不下雨就是不下雨。喊叫水乡连续3年没有下过雨,种庄稼当然更谈不上了。前不久,自治区干部到村上调研,发现那里孩子的脸脏得很,一问才知道,打今年春节过后,有些孩子就没洗过脸。孩子们说得很实在:脸脏点没啥,不喝水会渴死的;家里人打几十里外买回来的水,谁舍得洗脸呀!
如果还不下雨,农民的生计怎么办?当地干部总结以往经验,发展压砂西瓜。这里得罗嗦几句,说说什么叫压砂西瓜。种压砂西瓜得先搞压砂地,压砂就是在原有的土地上铺沙,不是恼人的黄沙,而是河滩里的青石头片子,一铺就是20公分厚,这种地种粮食不行,最适合种瓜,而且种出来的瓜既沙又甜,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市场上颇为走俏。发展压砂瓜之初,有的农民不愿干,因为喊叫水乡的农民以前每逢灾年,总是比谁家最穷,谁得的救济最多,越穷越光荣。还有人说,以前自家也搞过,不行。当地干部积极带动,这一干就干起来了,少的五亩,多的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种出压砂瓜来,政府还帮着搞销售。以往颗粒无收的土地,就因为种了压砂瓜,有了数百甚至上千元的收入。今年一种压砂瓜,比较的标准变了,变成比压砂地了,谁的压砂地多谁光荣。上流水村有个叫马老大的,就因为压砂地多,种瓜收入多,成为让村民羡慕的能人。
群众的观念为何会转变?那里的干部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不帮助农民种压砂瓜,干部的工作固然轻松,但喊叫水乡的经济如何发展?社会怎样进步?压砂瓜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是老祖宗的发明,多少年过去了,为什么没有做大,一直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主要就是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当地干部不仅帮群众发展压砂瓜,还帮助群众闯市场。农民以前种了瓜,就在马路边叫卖,能卖出去几个?现在不同,规模经营,集中连片,政府帮群众搞网络营销,搞订单农业。今年光深圳就来了10万吨的订单,湖南、湖北、北京、上海都有瓜贩子来拉压砂瓜,说这瓜特好卖,明年还要,这让种瓜的农民大受鼓舞。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因循守旧的农民想不改变观念都难了。
政府的倡导,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宁夏的干部感叹,能在喊叫水乡一年发展5万亩压砂瓜,真的不是一个小数字。当发达地区已经不再为转变农民观念而忧心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宁夏某些贫困村,真正要把农民发动起来,让他们的心眼“活泛”起来,还是件难事。为让喊叫水乡农民搞压砂地,县乡干部下到村里,联合做工作,号召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大家都干起来,农民坐不住了,压砂地就这么搞了起来,而且获得了收入。
今年,宁夏遇到了50年不遇的大旱,瓜苗也怕旱。市县调动了数百辆汽车,动员了几千名机关干部、武警官兵,帮助农民拉水,抗旱保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农民贷款有困难,中宁县发动每个机关干部存款1千元支持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民发展压砂瓜的资金问题。辛苦的劳动换来了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心灵受到触动,对政府、对党的干部更信任,更依赖了。
有人说,喊叫水乡农民现在比谁家压砂地多,过几年就该比谁家的票子多了!
作者:杜峻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2 9:09:03编辑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