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友:超越梦想 行者无疆(兰天老总创业史)

版块: 街头部落 鼓楼大家乐
分享
“兰天”不是悬挂在我们头顶的那一片蓝天。
   但在人们的意想中,“兰天”也是一片天,是它的创立者张建友心中一片蔚蓝的天空,一个伴随着他追寻的脚步,一直从故土浙江乐清海边来到西部黄土高原,历经数千里20多年仍然明丽爽朗的青春梦想。
    其实,创立“兰天”之初,张建友的本意还只是两个城市的缩称:一个是兰州,甘肃的省会。一个是天水,甘肃第二大城市,“羲皇故里”(江泽民题词),有“陇上江南”之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闻名世界的麦积山石窟,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西部城市评选中,天水被评为最具西部风情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前者,是张建友创业立身之地;后者则给了他又一片梦想的天空。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个企业的名号,“兰天”既是张建友的过去,更是他的未来。
  2002年,在天水,成立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投资兴建甘肃天水兰天商厦官泉购物广场、兰天花苑,两个项目同时启动,仿佛两只巨大的翅膀,在天水市中心广场的东南角,酝酿着一次令人注目的飞翔。
  在两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人想知道张建友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两年后,张建友凭着“兰天”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经营运作,不仅被众多的媒体关注,更成为天水经济领域一位领军人物。
  在商业流通方面,兰天商厦开业两年多,人气鼎盛,营业额持续攀升,其对天水消费市场的影响力无可替代;
  在房地产行业,兰天房地产无论已经上市还是在建的楼盘都受到市场的追捧,正在兴建的兰天“新华苑”是天水目前最大的智能化住宅小区。
  在兰天房地产公司办公大楼迎门大厅,我们看到由《中国房地产报》于2004年12月授予的两块牌匾:一个是授予甘肃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全国公认的甘肃房地产著名企业”;一个是授予“天水新华苑”的“全国公认的甘肃房地产著名楼盘”。
  也许这两个牌子不一定很有说服力和公信力,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张建友从兰州来到天水,又在从天水走向兰州甚至全国;他的企业在成长,在成熟,在不断壮大。
  2005年3月4日,我们在多次预约之后,终于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被众多的会议和应酬纠缠得难以脱身的企业家。
  第一次西行:手工业者的冲动
  1984年某日,一个出身于浙江温州乐清的年仅18岁的小伙子带着两个徒弟,从故土出发,向着梦一样飘渺的西部行进。
  在拥挤的火车上,这几个只扛了一台缝纫机头的年轻裁缝,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但他们相信,肩膀上这个飞针走线的小东西一定足以让他们安身立命。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也用不着多想“应该在哪里停下来”,因为前方的任何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也许在他们彼此的沉默中,仍然涌动着无边的激情,在为顾客缝制一件件合身的衣服的同时,他们也将缝制自己美丽的青春。
  几天几夜的奔波之后,他们选择落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县,这个从地图上看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西部小县,人口不多,经济萧条,赚钱十分困难。
  面对1980年代初期仍然沉寂的市场,在这个贫穷的小城里,张建友一行三人把自己安顿下来,开始了短暂的裁缝生涯。
  他们依靠自己的手艺,为当地的百姓缝制新衣,靠收取微薄的加工费养活自己,还要在有了积蓄之后给各自的家里寄钱回去,孝敬父母,同时给亲人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在异地过得还好。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概一年,收益不很理想。他们必须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1985年,他们辗转去了银川、兰州和西安,在流动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商机。
  一个梦想:一部轿车和一套住房
  从中宁到兰州,从地理意义上看,是从一个小县城到了一个大城市;从商业意义上讲,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在等着张建友他们。
  1985年,经过考察,张建友来到兰州,继续从事服装加工。同时也不忘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因为,此时他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有一部自己的小轿车和一套漂亮的住房。
  现在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20多年前的中国西部,一个在流动中求生的个体户来说,不可谓不大。但要实现这个梦想,靠单纯的服装加工是很难的。
  1985年后半年,张建友动用自己全部的积蓄约3000多元,开始做贸易,从自己的老家浙江温州向西北销售小电器。
  2005年3月5日,张建友说,那时候其实很苦的,有时候为一单生意要跑很远的路,在交通不便的地方,连拖拉机都坐不上,得步行,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有一次,他用前后半个月的时间从家乡到甘肃靖远一个输变电工程送货,路是跑了不少,但成本只有2000多元的商品,一次给他带来了1000多元的利润,他觉得非常开心。
  短短一年多,张建友的贸易不仅让他有了几万元的积蓄,也增加了他的自信。他想把事业做大。在一切进展很顺利的时候,张建友不再局限于赚钱。在他的心里,隐隐有了“事业”这个概念。他想干一番事业。
  人的思维惯性很奇怪,总在向前走一段以后,不由自主地回头看看自己的来路。
  在兰州,张建友还是没有忘记中宁。他想起中宁的诸多优势,瓜果价格低廉,还有牛肉,如果从事罐头加工,也许还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1986年,他回到中宁,与人合作兴办罐头厂。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技术,工厂还没怎么干起来就亏完了全部的投入,张建友又回到了起跑线上。
  青春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对于当时还只有20岁的张建友来说,失败的打击一定不小。但他仍然有足够的自信,他认输但不会服输,他还有未来可以期待。
  我们同样可以作出的判断是,面对那一座从开始都没有给他多少机会的小县城,他还能够坦然作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一次超越:兰州“电缆王”
  我们没有去过中宁,只能从张建友的叙说中感知那个小城。
  一个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努力过,他的一个梦想在这里破灭了,但他还是记住了这个小城,它永远都是张建友的一个起点,一个开始。
  回到兰州,张建友还是潜心做自己熟悉的小电器贸易。货源在自己的老家温州,市场在甘肃甚至整个西部。
  1986年以后,他从行商到坐商,先后注册了好几个经营实体。至今他还记得的有1988年成立的兰州光明机械设备供应站。
  1986年到1991年之间,是张建友最困难的时期。他咬牙挺着,他相信自己会渡过难关的。
  1991年,他注册成立了兰州成套设备公司,也在这一年,他有了住房和自己的轿车,他最初的梦想已经实现。甘肃设备成套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线电缆、机械设备、化工原料、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等。也就是说,凡有把握的张建友都会做,而且做得很好,每年的销售额都在千万元以上,最好的时候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毛利润达到1000多万元。
  在采访中,张建友说,在甘肃的浙江老乡中,我做什么都是第一的,总能够比别人先行一步。
  1992年,张建友的公司成为昆明电缆厂的西北代理商,这对发展势头本来十分强劲的甘肃设备成套公司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地,在兰州市场,张建友被尊称为“电缆王”,在流通领域,经张建友公司销售的电缆一度占到50%以上。
  一个裁缝出身的商人,依靠电器贸易迅速崛起。电器贸易也就成为比服装加工更让张建友沉迷的行业。
  天水:仍在持续的一个大梦
  做电器贸易,张建友淘到了第一桶金。
  进入电器行业,就成为张建友一个并非冲动的梦想。
  他的理由是,自己的家乡温州有非常充沛的电器元件资源,如果在西部有一个很好的品牌和一个生产企业,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产业链,迅速做大做强也不是难事。
  1998年4月,在经过考察之后,他带着2000万元人民币来到天水,兼并负债率高达300%的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人们对他的了解是:一个刚过30岁的温州人;一家总部在兰州的民营企业;一个没有从事过电器生产的商人。
  基于对张建友这些粗略的了解,被兼并的企业的职工心里是排拒的。这次兼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人们反对的理由是:不能让一个温州的个体户兼并一家中型国有企业;我们不认同民营企业的运作模式;我们不能给个体户打工。
  凡此种种,已经让张建友举步艰难。
  他投资了,但没办法组织生产;为赢得职工的理解,他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子女上学等生活困难,但职工对他的排斥还是没有根本改变。
  2005年3月4日,在自己的办公室,张建友说,当时主要是看上了“长城”这个至今仍有良好的市场基础的金字招牌。我们进去以后,主要是来自中层的阻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企业没办法运转。短短半年时间,投资亏了一大半。
  现在看,当初那些反对的人还是有些后悔。因为我们是甘肃第一个兼并中型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付出代价是难免的。对我个人来说,虽然投资失利,我认为自己还是没有失败,经历了这样的挫折,对我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自己本来没有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对成功管理和运作一家生产性企业还是没有把握。
  1998年底,张建友撤回兰州,继续做他的电器贸易。
  他在长城低压电器厂的投资就这样搁浅。一个进入电器制造行业的梦想仍然没有终止,因为他还拥有该厂30%的股份。
  在2005年3月1日的政协天水市四届五次会议的讨论会上,作为常委的张建友向天水市委领导建议,希望他仍有机会把这个兼并进行到底。
  他告诉我们,等时机成熟,他还会进入长城低压电器厂,他一定把它做起来。
  “兰天”:一片湛蓝的天空
  张建友是一个坚定的人,在和他的几次交谈中,他对自己有过的失败都很坦然,在他的心里几乎就没有伤感。他认为,这很正常,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
  他在天水的第一次投资没有给他带来成功和快乐,但他从此了解了天水,他知道在天水还能做什么。在随后的两年中,他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他要进入天水商业,在天水打造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商业广场。
  2001年底,张建友再度来到天水,和市政府洽谈投资事宜。
  和前次不同,这个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进展十分顺利。他看中的是市中心广场东南角的官泉。他承诺,出资建造天水市公交车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前期拆迁完全市场化运作。
  官泉是天水老城的一部分,和城区道路的落差在3米以上。这里的民居是已经破败不堪的平房,张建友以高于当时市场25%的拆迁补偿费赢得了拆迁户的支持。
  2002年7月27日,由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兰天商厦奠基。经过171个昼夜的奋战,投资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兰天商厦工程全面竣工,刷新了天水建筑工程进度的记录。
  2003年元月18日,天水兰天商厦官泉购物广场隆重开业,当日销售额超过100万元,消费者把商厦的一扇门都挤破了。当年,该商厦的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亿元。
  与此同时,由张建友捐建的天水市公交车站及配套设施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接近1000万元。
  更让张建友自豪的是,两个工程总投资7000多万元,全部为自筹,没有从银行贷款一分钱,并迅速运作成功,这在其他房地产企业中是无法想象和难以理解的。
  伴随着商厦的火爆,张建友在天水商界一炮走红。随即开业的兰天大酒店,以环境舒适、菜品丰富可口,成为餐饮业内的佼佼者。
  现在回过头来看,张建友给自己和我们的结论是: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没有前一次的失败就没有这一次的成功。
  放弃或失去了一角天空,他拥有了又一片更大的蓝天。
  “兰天”在蓝天上展翅飞翔。
  品牌:需要倾心打造
  如果说兰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设兰天商厦时还只是小试牛刀,增加了张建友做房地产项目的信心和决心,那么,随后的天水兰天“新华苑”作为天水目前最大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已经让天水地产企业难望其项背。
  天水市位于一个狭长的河谷地带,可开发面积十分有限。城市建设只能因地制宜,房地产开发既要受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限制,还要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就很容易理解。
  即便如此,张建友还是坚持建天水最好也是最便宜的房子。与兰天商厦同时兴建的12层住宅是天水第一栋带电梯的小高层商品楼。位于市区北面的兰天“新华苑”设计为9栋8万多平方米近500套住房,预计投资1.2亿元人民币。
  2004年底,已经完工的5栋已经全部售出。张建友说,一是消费者看重房子的质量;二是每平米1700多元的售价是目前天水市场最低的,低于市场均价约20%,也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位。
  对此,张建友的想法是,商业运作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和消费水平,作为企业家,还是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树立企业的品牌。
  关于兰天“新华苑”,还有一个插曲:2004年4月底,祖籍甘肃天水的中国地产领袖潘石屹参加完在兰州举办的“中国西部房地产论坛”后,应张建友之邀,来到天水,点评“新华苑”,给“兰天”的题词是“希望新华苑建成天水最好的房子”,在朴实中透露着希望,这和张建友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社会公益也是企业家的责任。
  张建友在天水有两个引人瞩目的经营举措:一是对企业的宣传力度和投入不断强化,他既要让社会了解和认知自己的企业和事业,也可以通过宣传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二是热心公益事业,自2002年也就是张建友进入天水商界以后,每年大型节会的明星演唱会都是由“兰天”冠名或主办的。2004年8月21日晚,周华健、田震、潘美辰、杨洪基、沙宝亮、黑鸭子组合等明星应邀来天水演出,倪萍和顾海滨担任主持,为天水一年一届的中国伏羲文化旅游节平添了亮色;捐建天水公交车站建设出资近1000万元;天水市秦州剧院改造40万元;捐建希望小学两所。不仅如此,张建友不忘扶贫济困,经常性地捐助家境贫寒的学子和不幸身患重病的弱者。在我们采访的前一天,他还为一个白血病患者捐助2万元人民币。
  张建友说,只要有能力帮助弱者,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对我来说也是幸福的。
  在天水,“兰天”不仅是一个企业品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社会良知,因为他的主人是张建友。
  从付出和回报的逻辑关系看,“兰天”得到社会的认同是理所当然的。
  人格魅力:发展之“核”
  张建友是一路苦出来的。
  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至今还在天水党校攻读经济管理本科,但他深知做好企业首先要做人,以诚信和真诚赢得社会和员工的认可和支持。
  谈到对企业的管理,他说,我不赞成太过严格和教条的管理模式,但一定要行之有效。现有的包括商厦、酒店和房地产三个经营实体,都是他做董事长,下一步就是即将成立的兰天集团。
  对自己的团队,张建友说,我并不满意,一是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二是工作效率仍然偏低,只能立足实际进行有效的管理。
  他管理的核心还是以人为本,一切决策必须注重落实;管理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客户满意。为了更好地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提升经营效率,张建友取消了公司的副总,他说用过的几个副总并没有减轻他的工作压力,看不出有什么好,现在没有了,倒还轻松、高效。公司目前的架构是董事长兼总经理直接对中层,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符合员工的工作习惯,他本人可以随时了解和把握公司的运作状况,也便于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关于诚信,张建友在采访中告诉我们,这几年下来,无论多大的项目,他都没有拖欠过任何一个单位的工程款和材料款,有时候还要给施工单位垫资,到基层了解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
  一直和“兰天”合作的天水市第一建筑公司的老总,在一次饭间满怀感激地说,没有张总这几年的支持,我们公司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他说,他们将加盟张总的兰天集团。他们首先是看中张总的人格和经营能力,其次才是兰天的实力。
  张建友是“兰天”的掌门人,也是“兰天”迅速发展的“核”。
  “兰天”现有员工1000多人,每年向职工支付的薪金在600万元以上。
  在中国西部,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天水,这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
  张建友是成功的,也是自豪的。
  事业和家庭:感悟种种
  张建友出身在浙江温州乐清城边的一个农家。
  虽然住在海边,但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去海边不是去观光和玩,他要捡拾贝类。艰苦的生活让他很早就懂得了谋生的重要。
  蓝色的大海给他的也许是一种激情,一种不安分的创业激情。可他却在西部黄土高原寻找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行者,一个寻梦的少年。在1980年代初期,向西,向中国之西,追寻自己的富裕之梦。他没想到,在20年之后,他拥有了一个蓝天一样宽广的事业。
  一个曾经只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的人,现在在房地产市场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他多次代表天水和甘肃地产界出席行业峰会并发表演讲。2004年秋天,由他出资在天水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房地产高峰会”,有200位国内外的官员和企业家出席了会议。
  一个曾经扛着一只缝纫机头闯天下,背着小电器连大企业的门都不敢进的温州人,现在是天水商业圈的领袖。
  即便如此,张建友仍然是清醒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张建友说,商业和房地产是过渡,天水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宜盲目扩张;天水房地产业已经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首先是可开发的土地已经不多,如果没有新的土地供给,更多的企业将无法持续经营。2004年5月,张建友把投资的触角延伸到相邻的甘肃陇南;今年将在甘肃永登开发总面积达200多亩的房地产项目。
  真正让张建友动心的还是天水“长城”电器这个驰名品牌,他想把天水的电器制造优势和老家温州的电器生产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链。
  我们相信,以他目前的实力和经验,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是迟早的事情。
  他对天水的感受是,社会整体观念还是过于守旧,虽然领导层面上的发展意识很强烈,但局部的改革还需要加大力度。这样做企业就没有原来那么艰难。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实力最后还是要有工业企业做支撑。
  关于自己的家庭,张建友说,夫人李小连是同自己在一个村里长大的,虽不算是青梅竹马,但彼此相知。1987年,他和李小连在兰州相遇,随后结婚,她一直是他事业的坚定的支持者。他来到天水以后,李小连坚守着兰州的贸易公司。
  2 004年,李小连也来到天水,现任商厦和酒店的经理。
  说到夫人,张建友脸上满是幸福。他说我们之间也有矛盾,在经营方面还是我说了算,即使错了也是我对,不能让她骄傲。他也够大男子主义了。
  不过,从已有的成绩看,张建友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和该怎么做。虽然有过挫折,但以他自己的说法,那是难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操持事业之余,张建友的主要休闲是旅游。他认为,旅游可以让人得到充分的放松,可以开阔眼界,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他已经去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春节,他携全家去南非度假,在好望角,在开普敦,他一边感受着异域的风情,一边思谋“兰天”的发展。
  在采访期间,兰天商厦收购了与它相邻的天水民生购物中心。
  蓝天,因为偶有云朵飘过所以美丽。
  “兰天”因为有蓝天才更加充满活力。
  行者无疆,智者无敌。

阿里云降价50%
顶下~[em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