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寺古迹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全县有佛塔4座。其中西夏建筑1座,元代建筑1座,明代建筑2座。
[B]永寿塔[/B]--俗称鸣沙塔,座落在鸣沙镇北侧。相传建于西夏毅宗谅祚时代,距今有900多年。塔原高14级,是一座八角楼阁式砖塔,青砖挑檐,白灰抹壁,角挂风铃,宝瓶钻尖。内有木梯,可供登临。明嘉靖四十年(1561)地震,震倒7级。隆庆至万历年间庆王府主持重修,始名永寿。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地震,又震倒7级,残塔留世200余年。1985年拨专款进行修缮,重新修复4级,共11级。修复后略如旧制。
[B]地涌塔[/B]--座落在黄河东岸牛首山西麓,县内唯一的一座喇嘛教佛塔。20世纪60年代遭毁,现只剩残砖一堆。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地涌塔,在紫金山麓。传昔昏夜雷雨,忽见霞光自地涌出,有番僧过之云:此大西天甘南塔飞降于此,此小西天也。后遂将大乘经至山,译成汉文,建塔焚修焉。至今蒙古番僧岁来朝"。地涌塔现存石碑两块,即"地涌独懒老人藏真铭碑"和"重建地涌塔题名碑"。民国年间,还有蒙古族僧人来这里朝山。
[B]宁舟塔[/B]--俗称舟塔,座落在现舟塔乡舟塔村小学院内。宁舟塔与其他塔不同的地方在于塔基。塔基低于地面丈余,四面以砖石砌之,塔立坑中,如桅杆立于船中,故名舟塔。塔原高7级,八角形,内空,有门可供出入,内以砖半衔壳建为梯阶,可以攀登。清康熙八年(疑为四十八年)地震毁塌,雍正四年(1726)募化重修。20世纪60年代拆除,1989年在原址新建。据民间传说,早年洪水泛滥,人为鱼鳖,多遭不幸,偶有一舟在水中飘摇,到此而停,从此波涛息,草木兴,人烟繁殖,开垦耕耘。后来木舟糟朽,人们仿舟挖坑,坑中建塔,以为桅杆。传说认为舟塔有镇河的作用。
[B]华严塔[/B]--又名华岩塔,座落在今恩和乡华寺村。考古认为该塔建于明代,1959年在塔下发现的一块残碑记载重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塔平面呈八角形,每边宽1.6米,内为八面形,每边宽0.53米。除塔刹不计外,共7级。塔身用青色素面条砖平铺,砖间以石灰勾缝。一券门直通南北,券门南面上端刻?quot;华岩宝塔"四个字,各层佛龛16个,每个龛内供砖雕坐佛一尊。塔刹为八面钻尖,顶为八面宝盖。
  中宁县古代寺庙很多,除石空石窟外面的石空寺外,明清时代,又修了很多寺庙。
  民国时期,佛教寺庙有增无已,也重修过很多寺庙。1935年的史籍资料表明,全县有寺庙51处。1951年6月30日宁夏居士林中宁分林理事长殷园常向县人民政府呈报,有寺庙54处。到1958年全县寺庙达61处。
  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县寺庙一律捣毁拆除,"文革"后又陆续重修,到1989年,全县寺庙共有37处,涉及13个乡镇。


[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1 17:53:36编辑过]

阿里云降价50%
现在又加了一个,是新建的牛首山踏,高11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