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6日宁夏日报编辑:孙磊
古谚称“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引黄灌区农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黄河之水天际流,流到我的田里头;不淌白不淌,不流白不流。”延续千年的传统大水漫灌方式浪费惊人。长期以来,占全自治区用水量90%的农业灌溉水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为何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如此惊人?缺乏节水机制是重要原因之一。自治区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3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节水科技专项行动以来,由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实施了《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这项工程将引用黄河水从17亿立方米降到了目前的12.3亿立方米,区域减少引水约5亿立方米。
据了解,《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是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面临的严重缺水和节水灌溉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引黄灌区银南和银北适当实验一批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节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一批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节水农业实用技术。3年来,我区科研人员不断尝试,辛苦实践于田间地头,他们在不断创造着节水神话。近日,科研人员们自豪地向记者讲述他们的累累成果。
成果一: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的生产特点,他们提出了以水调优作物布局;根据水价改革,建立节水型社会等;针对利通区奶牛养殖业的特点,提出扩大青贮玉米、饲用甜菜、牧草等节水作物种植,通过种—养—加形成产业优势。
成果二:体现在具体节水措施上,他们将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紧密结合,通过激光平田技术,可使田面高差控制在2到4厘米,节水近50%;采用沟畦灌等节水技术,节水约35%左右;通过垄作(畦作)、覆膜及晚熟高产品种的组合,达到了节水高产的目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2.2kg/m3左右。形成了相应的品种选择、节水种植模式、配套机械及节水技术规程等。
成果三:对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及利用效率进行了多点研究。
成果四:开展了贺兰山东麓微喷灌节水研究,提出了银南、银北、贺兰山东麓、扬黄灌区及南部山区的节水示范区建设模式。
成果来源于不懈的实践,3年来,科研人员累计进行节水技术试验52项,节水技术示范内容12项,分别在吴忠市马莲渠乡、东塔乡及关马湖农场和石嘴山市惠农区西永固乡、燕子墩乡建立了节水技术示范区,银南银北各建立示范基2000亩,辐射面积3万亩。示范区亩节水量10%至30%,灌溉水利用率提高5%至15%,主要作物节水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5%至46%,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0%至20%以上。
宁夏引黄灌区南北长320公里,东西宽40公里,灌溉面积626万亩,如果每亩农田节约用水10立方米,数字极为可观。如今,我区干部群众这样说:“黄河之水贵如油,节约用水尝甜头;国家资源莫浪费,降低投入保丰收。”正是有了这样的节水意识,我们不能不相信,科学使用黄河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而正在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