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全面启动,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但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明状态,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面貌。我们注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数量激增,一种似乎完全脱离了乡村的“都市性”正在成熟。在文学上,它们或表现为个人化写作,或表现为女性主义写作,或与官场反贪小说结合,或与青春校园小说结合,或与打工文学结合,或与时尚小说结合,成为文学图书市场上的主打类型。当然,这并不是说描写乡村的作品成绩不突出,数量不多。事实上,鲁迅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中写乡土的数量不少。但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学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在发生某种微妙变化,乡村的传统价值在向城市的文明价值倾斜。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城市化进程的深化无疑改变着文学的生产机制,创作方式,文学功能,以至于改变着作者的构成。但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表现重心的某种转移:“都市”似乎正在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
都市经验的表达与传统的乡土抒写之间,目前存在着某种内在冲突。我们知道,在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对农民问题讲得最多,最透彻,中国革命被称为农民革命,中国文学里写得最充分的也是农村场景和农民的形象。五四“文学革命”曾以启蒙精神揭示沉默国民的灵魂,主要体现者即为农民。往后的“革命文学”则大力描绘农村革命史诗,以至整个现当代文学史为之留下了大笔财富。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文学这样与乡土有着深刻的不解之缘。相反,中国文学的都市经验表达,根基相当薄弱。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新世纪以来尤甚。如果说八十年代的文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精神影响力上依然是以农村为重头戏的话,那么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传统乡村和农民的形象不少已经失却原先的精神根基,多以城市价值的附庸者出现。何以会如此?有人说,这是因为中等收入族完全没有了乡村经验,因为大城市的自足性使很多人可以彻底切断与乡村的联系了。有人认为,未来代表汉语言文学发展水平的,不再是乡土文学,必将是以城市为背景的、写出了现代中国都市人精神处境的作家。我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中国不是没有所谓后现代问题,但并没有估计得那么重要,没有必要把表达富裕阶层的意志、兴趣、成功、精神、财富与描写农民的艰辛生存对立起来。
忽视和遮蔽了农民问题的巨大存在,才是严重的缺失,倘若不能写出转型时代的中国农民之魂,我们的文学将从根本上丧失力量。
的确,“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存境况和精神诉求似乎越来越不在文学视野之中,不少文学人士热衷谈论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仿佛中国问题只剩下后现代问题了。事情当然不是如此。在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中,作为诗意的栖息之所,作为人类和民族的痛苦与欢欣的承受之地,文学中的乡土声音不但不会完结,还会发展和变化,它将与民族性格的现代转型密切联系,它蕴含着现代人所需要的精神元素,必然要向环境主题、乡土寓言、底层意识等等方面延伸。雷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