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长城沿线大多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人烟稀少,土地荒凉,被称之为“不毛之地”。古代统治者为发挥长城御敌功效,必得解决守城将士军备给养的供应问题,而解决守城给养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屯田和徙民守边。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边疆地区最好的屏障,使匈奴等游牧统治者不得对农牧民进行掠扰。中卫古地名的名称大部分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明代在边防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卫所制度。“卫所者,分屯设兵,控扼要塞”,5600人为卫,1220人为守御千户所。当时宁夏镇驻有四个卫。其中中卫设在元应理州,治所在今中卫城区。明代潘梦阳诗曰“四卫居人两万户,衣铁操戈御骄虏”。可见,当时的中卫是个兵营属军事组织名,不是行政建置名,直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改为县,“中卫”这个军事组织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那些带营、堡、墩、关、塘等称谓的地名来历都与长城的军事防御系统有关。在这里有必要把产生中卫地名的历史背景交待一下。长城的防御系统可分四个方面:一是屯兵系统,即军队屯驻的长城城墙及城堡,是长城主要的防御力量之所在;屯兵城分成不同的等级,驻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以明朝为例,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中卫属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二是烽传系统,指边防戍兵用以报警而建筑的烽火燧台,用以燃烟火传递军事信息的系统。三是驿传交通系统,包括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安全等的驿路城,递运所、驿站;这些城、所、站等,均修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四是军需屯田系统,指为了保障军事防御人员的衣食、兵备来源而配备的屯田之地、冶炼、制盐及贸易市场等;它们或者与驻军堡城合在一起,或者单独建置。
在北方长城边地大规模推行军屯,军屯为军队戍守长城边郡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不仅解决了军队口粮,而且还有盈余,达到一人耕二人食或三人食,既为国家节省了财政经费,减轻转输之劳,又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据东汉时估计“粮储差积”,“省内郡费,岁一亿计”,“以逸待劳……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
明代的军屯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有一种叫做营田。在明初所谓营田,就土地的经营形式上说,或军屯,或民屯,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明代营田的施行,在北方各边镇(九镇,中卫属宁夏镇)则是以军营田。明代营田法之行于边镇,据说是因“土广人稀”,召佃无人。营田的生产者就是担任防御的旗军,守军与屯军不分,营田者授田,不以个人独立生产者出现,而是集体授田,营田者生产所获全部入官,所交税粮也无定额,营田者是以军耕田,一切由官府供给,月粮、行粮、冬衣布花也由官府供给,完全是个兵, “营田所获,专备修边支给”。在明代,镇守长城的军与兵有很大不同。军是卫所的军士,由朝廷发给粮饷。设有专门的军籍,称为军户,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约束。军又是世袭的,每个军户的正丁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正丁老病死亡,要由该军户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还要由同族人递补。兵则是根据军事的需要临时召募的,召募的兵仍属民籍。屯军不是旗军而是被强迫的军户余丁(余丁地名的由来)屯田。也就是说不同身份的戍边军垦人所居住地名称的来历也就不言而明。
弄清楚中卫地名来源的历史背景后,我们在看中卫地名就知其中奥秘:明代军制中有营,诸如“五军营”、“神机营”(专操火器)、“十二团营”等。营制一直沿袭到清代,如汉军“绿旗营”。中卫有许多称作“营”的地名,如,旧中卫的营盘水、广武营、镇靖堡(俗称千所营,今柔远镇镇靖村)、城南的校尉川、十棚;如校尉川,即明庆王府校尉(警卫)曾在那里屯种放牧而得名。十棚之称,考其“棚”字,是为清朝末年新建陆军的基层单位,其编制14人为一棚。这些地方都是古代的驻军之地,经年日久,当地人便相沿成习,以此军营之名称呼其地了。此外有:李营、张营、旧营、严营、焦营、孙营、赵营等。
古代边防上设有墩台(又称烽堠、烟墩),遇警便昼燃烟、夜点火依次传递军情。中卫同其他北部边防重镇一样,在视野开阔的要点相隔数里,就设有一处墩台,每个墩台都有名称,地方志一一记载,一般设兵3至5名不等。这些墩台历经千百年的风尘许多已荡然无存,而作为地名却有许多沿用下来。如凯歌墩(今在其地有凯歌村)、新墩、芮家墩、红庙墩(今中卫北山)、雍家墩、朱家墩(今柔远镇冯庄村的朱家庄子)、石岗墩信(今中宁)、得胜墩、余丁渠墩(今中宁余丁)……
中卫之西有地名甘塘,地处明代宁夏四条御敌之路之一的中卫边哨之地。究其“塘”字,与古时“塘马”(侦察通信骑兵)、“塘报”(敌情通报)有关,甘塘即“塘墩”,也就是通信哨。
中卫有的地名源于军事作战行动。如大战场、胜金关都与军事行动有关。
查考中卫地名,有一部分是古时堡寨名称沿用至今。据《明会典》载,明代在宁夏屯兵7万,仅宁夏平原就有驻军的堡寨156个,而中卫就有18个,查考这些堡寨名称的由来大致有三种:以事名者,以地名者,以人命名者等。这些命名的方式都与长城的军事有关。
以事名者如:镇虏堡(今为镇罗堡,属中卫城区)、灭虏墩口、杀虎墩口。
以地命名者如:渠口堡(属今中宁县)、铁桶堡(属今中宁县)、石空堡、枣园堡。这些堡寨的名称,多以其临近和所在地名或地物的位置命名。
以人名者如:张义堡(今属中宁县)、张恩堡(属今中宁县)、永兴堡距中卫城东60里,万历十年建,后陷入河中。(属今永宁县)。这些人名大多是当时的堡寨首领和军官。
以寓意的方式命名的堡寨如:常乐堡明代建堡寓意“长乐”。柔远堡,明兴改屯卫时建堡,以“怀柔远方”之意命名。宁安新堡明嘉庆九年,巡抚崔鹏率众修筑,以“平安、安定、康宁”之意命名。恩和堡旧为威武堡,建于万历年间。据《中卫县志》载:“乾隆十一年,县令姚恪,以其民多尚武而抗粮,为改今名,俗或称四百户,今渐倾颓。内居民仅四五家,余皆就田筑庄以居”。以“皇恩和谐”之意改名。永康堡筑堡于成化年间,以“久远安乐”之意命名。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而今关塞、营垒、堡寨这些古代的军事筑垒,历经千百年的风尘,大多已荡然无存。但这些关塞、营垒、堡寨的名称却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它也是中卫这个昔日刀兵戎马之地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