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燃烧理想----严光星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一)

       生,我是推广红枸杞工程的歌手;死,将我的骨灰撒在枸杞园——这是我对枸杞之乡父老乡亲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做为一个党员作家向党表达的诚意。
      我出生在中宁县舟塔乡一个贫寒的农世家庭。舟塔乡过去叫西乡,是生产枸杞的最佳宝地,据父亲说,在清朝时代西乡枸杞就被货郎担送往国外。解放后这里又出现过中国枸杞种植王,我在家乡生活了近30年。儿时逢大自然灾害而挨饿,吃过了草根、树皮、苦苦菜,便又蹲在枸杞树下摘吃鲜果,不仅救我一命,还使我领略了它苦涩透甜、提神明目的神秘气韵。随着作家梦的飞翔,我爱故乡就像爱我的乳娘。在我眼里,枸杞之乡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眷恋伊豆更富有民族诗意,比著名诗人贝多芬长途旅行过的匈牙利乡村更具生命豪气,也比擅长抒情的美国作家欧文所描写的乡村多了些自然的清香,他们笔下的乡村给他们更多的是洋溢着诗人的激情,而枸杞之乡会带给天下人更多的健康长寿、人生快乐的福音。说不清是那一天,我豪爽地畅饮了枸杞酒后立下壮志:一定顽强拼搏,做一个优秀的红枸杞作家,用我全部的生命去实现红枸杞红遍天下、治病防癌、长寿美容、开发潜能、进化人生的理想。倘若我先天不足,灾难降临,我也一定尽微溥之力与天地搏斗,与命运争主,穿过潇潇风雨,寻求那“万绿丛中一串红”的诗意,大刻下“活着,我是一江春水;死了,我是一座青山”的豪迈碑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2 0:17:12编辑过]

阿里云降价50%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二)</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当我捧着理想的星星踏入现实的大地时,却走过了艰辛的历程。</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我读到初中一年级因文革之因回家务农。鸡未叫时节就起床找锄到几十里外的山上打柴,日落时背柴回家。瘦小的身体在黄风中打颤,理想的种子埋在心底。怨天昏昏,叹地茫茫,不知命运之神将我引向何方。我躺在枸杞树下望着苍凉的月亮惆怅不己。就是那一个夜晚,乌黑的平头上长出几根白发。</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感谢父亲送我到县水泥厂,当了抬石头的工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FONT>岁与人合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0</FONT>斤的石糟,每天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小时,十指弯曲,几次昏倒,经历艰辛的磨砺,但当作家出人头地的理想不曾动摇。先是从一块小黑板起家,自买粉笔办黑板报后捡废纸写稿向报社投寄。写的字被“智者”讥为“癞蛤蟆跳舞”,诗文被讽刺为“提不起的臭豆腐”,半夜间对着孤灯滴血盟志:“事业不成决不成家”,效古人悬梁刺股,将一对蓝色护袖装上沙子绑在腿上练静坐功。不管冬夏秋春,依然雷打不动。终于《宁夏日报》上发表了一块小文章,欢天喜地,从山崖高呼着跳了下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岁当了公社青年团书记,又为青年业余宣传队写剧本。第一个大型剧本《深仇大恨》的成功演出,使我的作家理想开始升级。但一直达不到公开发表的水平。写了整整十年,写了几麻袋废稿,只落得“精神可嘉、水平欠差”的评语。手稿,一篇一篇往回退;嘲笑,一次又一次升级。诸如什么“精神病”等不堪入耳的讽刺屡击耳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岁未婚又屡写屡败,喝醉酒的父亲气疯了,下跪,大哭,自扇耳光,乞求我早日成婚,免遭群咒。更可气的是某些“大官员”,在大会上点名我不务正业,没有自知之明,不懂生活……我也是凡人,扔笔于火,将稿纸撒落一地,躺在冰冷的土炕上。</P>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老父亲烧热了炕,使我死亡的心又复苏了。我把废稿装在麻袋里拾笔再写。调往银川工作后,又经一番痛苦的磨练终于发表了处女作,又出版了几本书,好友举酒庆贺我大梦初圆。</P>
楼主  2006-3-12 07:39: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美迪官方旗舰店2016大促
<P>待续&gt;&gt;&gt;&gt;&gt;&gt;</P>
楼主  2006-3-12 08:17: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几年前知道严光星是看了他和魏萍写的《北京青年报的故事》,</P>
<P>宁夏日报上也有很多他的文章。。</P>

这个人很早就听过了!不过鲜见他的文章!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1.5pt; mso-char-indent-count: 3.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三)</P>      1989年到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时,与几位同学到鲁迅故居参观,看到鲁迅笔下写过的水饺馆挤满了各地的游客,鲁迅用过的一顶旧布帽每天出租照相费300元,这对我是一个强烈的震动和启示;鲁迅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新文学的曙光,还给家乡带来了福气。我这才意识到一个当代作家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创新生活的设计师、造福故土的推介师。作家不仅要记录历史而更要创造历史。回到老土屋,我趴在土炕上写下了21世纪红枸杞创业构想:它当之无愧的成为全世界一流的补晶,全人类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应用它,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它视为保健第一长寿果,在医学界、饮食界等领域的开发率和利用率高于现在的十倍以上;红枸杞盆景成为家庭和公共场所中鲜果特色的景致并誉满天下成为社会时尚;它的发展带动了枸杞采摘机、枸杞温棚楼、电控生产流水线等新的发明成果;它成为最先种植在外星上的植物,并成为人类上月球的特殊补品;红枸杞精神成为一种财富,催放无数生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成果。当然,这也许是我诗化的理想,我也愿为其燃尽生命的烛光。从2000年起,我便投入了由12部长篇小说组成的红枸杞丛书的构建与创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2 23:39:25编辑过]

楼主  2006-3-13 07:38: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严光星被张贤亮称为最勤奋的作家.


匆忙严光星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宋亚娟
  或许是曾经和我同行的缘故,严光星的谈话很懂得深入浅出,在你还没有说出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把答案给出来了。第一次来乐山的严光星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很多想一探到底的决心。仅仅20多天的时间,他把对乐山的感受写出整整20多万字,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资料,但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有9万多字是他刚刚脱稿的民俗文学集《苏东坡游嘉州》。在那次有关嘉州大文化的研讨会上,他简直是滔滔不绝,没有任何的讲稿,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地把他对嘉州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他提到了乐山的某位作家,竟然将对方的作品和曾经获得的奖项都一个不落地背下来了。严光星,这位宁夏来的作家,一点不像50多岁的人。</P><P>  作为宁夏文联的专业作家,严光星早已是个名人了。他曾经担任过《青年生活导报》总编辑,著有《高原的旋风》、《红枸杞》、《就业风景线》、《北京青年报的故事》、《张贤亮出卖荒凉的故事》等10多部著作,曾在上海举办过严光星作品研讨会,还荣获过全国自学成才者奖章以及宁夏十大优秀青年等各种荣誉。在宁夏那片土地上,因为他的作品传达出了宁夏的精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红枸杞作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常常是步履匆忙的,严光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为了写作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乐山云宇艺术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在听完他们对古老乐山的描述后,激动万分,并且很快和来自乐山的朋友在头脑里勾画出了一幅“嘉州大文化”的美好画卷。</P><P>  和其他性情中人一样,严光星是个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的人,就像这次来乐山。其实,今年八九月份的时候,他来乐山“踩过一次点”,前后15天的时间,游览了乐山大佛、峨眉山、小三峡、三苏祠、沫若故居、嘉州夜景以及乐山民俗风情浓郁的大大小小16处景观,在拜读了《三苏故里与三苏》、《苏东坡诗选》、《情系古嘉州》、《郭沫若》、《沙湾文史》之后,严光星开始爱上了乐山,也陷入了对这个城市更进一步的思考。如今出现在乐山的严光星,心中装满了东西,《张贤亮出卖荒凉的故事》足见严光星对文化包装的重视程度,所以,当他沿着平羌小三峡走了一大段,一个把平羌小三峡包装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景点的想法很快萌生了。而目睹嘉州饮食业的繁荣,对中国传统美食颇有研究的严光星则认为乐山完全可以构建一个“天下第一宴”。不过,这些愿望的达成,严光星觉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有人起个头,先做起来总比不做好。</P><P>  严光星做起来的第一件大事是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近10万字的民俗文学集《苏东坡游嘉州》,书中涉及了嘉州的许多名胜景点和名人传说,像《天下大佛》、《太白亭韵》等,既体现了严光星作为一个作家的洞见能力,也体现了严光星的勤勉和博学。为了创作《苏东坡游嘉州》,严光星除了大量阅读以消除自己对嘉州的陌生感之外,每天都会熬夜写作,他的工作时间常常要进行到第二天的凌晨四五点钟。严光星不是为了创作《苏东坡游嘉州》才这样的,对于一个专业作家来说,这样的写作严光星认为是一种愉快的过程,就像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散散步也会累一样。</P><P>  由宁夏而乐山,由北而南,严光星的文字如同他的足迹,在悄悄蔓延。

老严最近闭门在家,写了几部反映中宁县为背景的武侠长篇。我看过其中的片断,但后来他闭门协作,好长没见着了

<P>哇,很期待!!到时一定要看看!!</P>
楼主  2006-3-13 18:54:4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