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许多人把当下形容为“失望之冬”。 在这样一个投资市场中,谁都羡慕那些善于在逆境中获得超额回报的“勇士”。本期特介绍四位来自民间的“拣房大师”,他们年龄不同,工作不同,却都曾经在房地产低迷时期逆势而上,敏锐地捕捉机会,最终成为大赢家。他们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又有什么样的投资诀窍?
有了项目再找店面
与其他三位以住宅为主的投资客不同,“锅比碗大”连锁店的老板郑明笑言自己只投资商铺。如今,“锅比碗大”已开了7家,每家商铺的选址、经营等都是一个故事。
1987年,年轻的郑明只身到日本留学,在那里,他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一些对事业很有帮助的朋友。在日本期间,由于机缘巧合,他接手了一个快倒闭的商铺,开了一家名叫“江南”的餐馆,受到当地华人和留学生的青睐。归国后,郑明就想到既然能在日本开中华风味的餐馆,为何不在上海开家颇有异国风味的快餐店呢?“锅比碗大”就这样应运而生。
如何寻找“金铺”郑明认为,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太快,很多开发商不是商业地产出身,而设计师大多也是学院派,导致商铺做出来后不知道干什么,租不出去”。比如,不少一楼的商铺设计五六个台阶,这样会阻碍人流进入,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看到台阶多,东西又不是很特别,可能就懒得进去了。“应该是有项目后再找店面,而不是有店面了才找项目。”
尽管商铺投资一直顺风顺水,郑明坦言,自己也曾经失败过。有时会让“金铺”从手中溜走。2001年,在徐家汇,他寻觅到一个特别合适的铺位,卖家全家要移民,计划将房子租掉。当时他非常满意,支付了2万元的定金,承诺按季度支付房租,不过内心深处还想再拖拖,压压价。结果到了第二天,卖家就将2万元定金如数奉还,告诉他,一个韩国人支付了一年的房租,并且以后也会按年支付,不能跟郑明签约了。另外一次失败的经历是,在新天地开了首家餐饮店成功后,他又在隔着一条马路的地方开了另外一家,结果发现那里人流量确实很大,但购买力很差。这个店铺一直亏了两年,后来房屋拆迁,才算脱身。
“商铺操作很难,要看综合性。有时即使在一条路上,经营命运可能也不一样。”
6次投资赚够养老钱
说起房产投资,在本市某物业公司任副总的黄友健感慨万千,十年间通过6次比较成功的投资,不仅养老有了保障,还对有关房产营销、管理、装修、租赁等相关法律法规了如指掌,成为企业的法律顾问。
2001年,黄友健正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便对房地产开始关注。正好有一家公司推销浦东的一套存量房,70平方米,16万元,他苦于现金不多,便与同事合伙购买。没多久房价升了不少,同事急着抛售,而他力主长线。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哥哥借钱还给同事,不久退税政策出台,他拿了3万元。第一笔投资受益匪浅,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2002年公司改制,要处理一批存量房,开始单位员工还不太热衷,黄友健却觉得这是一次良机,用浦东房产做抵押,订了两套。不久,单位员工又都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都想买房了,他只能购买其中一套。不过,他对这个结果不甘心,出于对房产形势的长期看好,他又用翻倍的价格,收购了同事的一套。一年之后房屋价格直线上涨,同事羡慕之余,又有些妒忌。
2004年下半年,黄友健觉得自己住的90平方米老工房环境不太好,同时看中了附近一个大型商品房小区的房屋,首付20万元,其余贷款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