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感悟
一单元一课,鲁迅《阿Q正传》;二单元十二课,季栋梁《节日》;三单元十三课,沈从文《边城》。
第一次,宁夏作家的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次,宁夏作家的名字与当代文学大家的名字并行并列。
今年5月,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将宁夏作家季栋梁的散文《节日》选入上海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从9月份开始,这篇透着奋进与感动的精美散文将告诉上海的高中生什么是执著,什么是信念。
季栋梁的《节日》中“我”和“父亲”矢志不渝,愈挫愈勇,连续四次向命运发起了顽强的冲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种韧性而持久的生命搏杀。成功的畅想,冲锋的悲壮,揭榜的痛苦,得失的交错,都在某一时段向“七月”这个“赌场”集结。
在贫困缺水的西海固,高考对山区的穷娃娃就是天堂里甩出的那根绳子,抓住了这跟绳子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季栋梁在只身与高考的四场肉搏战中,笑在了最后。
“人生总要有个追求,对于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是天经地义的追求,《节日》的教育意义正在于此。”
乡土·乡情
“我是乡下放进城里来的一只风筝,飘来飘去已经二十多年,线绳还系在老家的房梁上。”
季栋梁在西海固一个村子里生活了20多年,对故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虽然离开故乡已经10几年,但那里依然是心中最亲切最温暖的地带,时常惦念着白苍苍的故乡,如同惦念着血浓于水的亲人。”
季栋梁的童年没少受苦,家乡一年四季都是干不完的活。春天给生产队放羊,夏天薅地割草,秋天收割,冬天背雪打窖。“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几年后回头看看过往的一切,就有一种别样的风情洋溢在心头。”忘不了拿两个干馍换来的第一本课外书,忘不了少时偷瓜被人追赶的场面,忘不了父亲对土地浓浓的眷恋,忘不了天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不屑……季栋梁将山里生活的经历统统幻化成奇妙的文字,字里行间透着感情,“故乡的烙印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做文·做人
现任《华兴时报》副总编辑的季栋梁,在宁夏文学界有着“三驾马车”之一的美誉,2002年,季栋梁将自己当年高考的真实经历写成《生命的节日》,发表于《朔方》杂志,同年该文被中国散文家协会评为全国散文排行榜5强。
一位资深作家这样评价季栋梁的作品:作为宁夏新“三棵树”的代表作家之一,季栋梁的文章,就像沙洲上的一种不起眼的小草,默默地绿着,几年时间已绿成一片气候。
“上世纪80年代,第一篇诗歌在《宁夏日报》上发表,看着作品变成铅字后,我拿着那张报纸到处转,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但是还不敢直接和别人说,那种羞涩的兴奋真是难以言表。”谈起第一篇作品的发表,季栋梁脸上出现了掩饰不住的兴奋。
“无论做什么,都要先做好人。”比起刚发表作品时的兴奋,如今已小有名气的季栋梁显得平静而坦然。迄今为止,他已经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约200万字。作品先后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转载,并入选中国文学年度排行榜、年度最佳诗歌、最佳散文、最佳小说、最佳小小说等各种选本。
“比起国内其他地区的作家,我们还是有差距。”季栋梁说,“今年五月,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重走长征路活动,西部的很多作家单纯把活动当作游乐,但北京和上海的很多作家在活动结束后就能写出一本书来。苏童、毕飞宇等作家出书一次就有七八本,而我们写三本就没有素材了,在勤奋程度上,我们还需要努力。”
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季栋梁是一匹野马,自由驰骋在自己的草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