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迪拜债务危机传出后,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一场海啸,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激烈动荡,尽管受其牵连影响最大的欧洲股市周五出现反弹,但美国股市周五依然出现明显的下跌。
迪拜曾经是中东新兴经济体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明星,“迪拜模式”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如今迪拜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尽管笔者相信,迪拜的规模以及影响力有限,这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而言,只不过是复苏进程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澜而已,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将是短暂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其负面影响;但是,其中也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教训,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更是如此。
三大教训值得吸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迪拜模式”的倒下,有着深层的原因。尽管中国的发展模式和迪拜截然不同,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对中国十分有限,但中国和迪拜同为新兴经济体,认真研究迪拜危机的产生根源,并且加以借鉴和防范,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健康发展。迪拜危机之所以发生,主要存在以下三大教训:
其一,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许多人都误以为迪拜的主要产业是石油。其实不然。尽管阿联酋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但迪拜作为阿联酋联邦中的一员,只占其约2%的石油资源,而且这些石油资源将于2010年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迪拜转向服务业,主要是走高借贷开放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道路。迪拜全国人口只有120万左右,而且外来人口就占了85%,本地人对房地产的需要规模相当小,大量依赖外国人的购买,一旦全球经济出现问题,外国人对迪拜房地产需求大幅萎缩,迪拜这种建立在非刚性需求的房地产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中国的许多地方也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尽管房地产业可以拉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房地产业具有开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应变能力弱的特点,一旦市场出现波折,就将难以为继。美国金融危机之火,最早就是从房地产市场烧起的,现在依赖于房地产业的迪拜又发生危机,应引起中国各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应该看清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弊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二,超偿付能力地依赖外资。据报道,2006年(最新公布的GDP数据)迪拜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60亿美元,而迪拜的负债就达到了800亿美元,其中,迪拜主权基金迪拜世界的负债总额达到476.16亿美元,也就是说,仅迪拜世界目前的公开债务是迪拜2006年GDP的1.03倍。尽管目前我们没有迪拜2008年GDP的数据,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下,相信迪拜也不能独善其身。迪拜经济本身所依赖的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本来就根基不稳,藏有巨大隐患,而为了发展这两个产业,迪拜所借贷的外资又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因此,泡沫的引爆只是迟早的事情。
在这方面,中国一直比较谨慎,量入为出的祖训一向是中国的行为准则,目前中国所借的外债一直都在可控的范围。但是,近几年来,国际热钱流入比较明显,在迪拜债务危机影响之下,中国应该做好应对热钱大规模流出的准备。
其三,忧患意识明显不足。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全球大部分国家都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危机,但迪拜却为近几年的高速增长所陶醉,没有及时意识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将对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外国需求的迪拜产生重大影响,没有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反而在去年继续大力开发房地产业,甚至提出要再建全球最高的新的摩天大楼,所以,一旦危机发生,就束手无策了。
中国经济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隐患,虽然无论官方还是分析人士都看到了这些隐患,但是改革的力度不足,行动过于迟缓。中国应该吸取迪拜的教训,尽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以确保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