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大颁奖礼全遭质疑 赵本山称都不靠谱

版块: 街头部落 小市民专版
分享
中国内地目前每年电影产量超过400部,电影评奖活动也多如牛毛,光是著名的评奖活动就包括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上海电影节金爵奖、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这些奖项无一不是标榜权威性、专业性,但是,明星“索奖”、“下双黄蛋”、向“商业化”屈服等负面新闻不断传出。连赵本山都曾说过:“现在很多电影奖项都不靠谱,特别是国内的。”那么,究竟我国的电影奖项到底如何不靠谱,怎么才能更靠谱?针对中国电影奖项的种种争议,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金鸡奖评委侯克明。

张涵予和果静林今年并列华表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华表奖:获奖电影观众没看过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
质疑:近年华表奖也出现了“下双黄蛋”等问题,另外,部分获奖的电影观众几乎从未看过,比如今年获得优秀故事片奖的电影《我的左手》,导致公众对于部分评奖结果的认同性低。
金爵奖:一流电影不屑来
上海国际电影节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是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
质疑:“排排坐、分果果”始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已经是第12届了。与往届一样,本届金爵奖一如既往地平淡无奇,没有惊喜,没有特点成了金爵奖的最大特点。历数12届最佳影片,只有2002年第六届的《生活秀》在国内公映过,这部电影的水准就算放到国产片里也只是中等。
一个举办了12届的电影节推不出好电影,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电影节缺乏吸引力,真正一流的电影不屑于参加。另外,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有着“排排坐、分果果”的嫌疑,今年的金爵奖就被质疑为了照顾国产电影《白银帝国》而特设一个评委特别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