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莫忘孩子的人格培养。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童年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说的都是家庭教育氛围的作用。有家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颇耐人寻味,主持人问一个孩子:“你最讨厌你父母做什么”答:“最讨厌我父母打架,在家打牌”。“为什么?”答:“父母经常打架,有时打完了笑,有时打完了哭。爸爸经常打牌到深夜,整天搅得我不得安宁。”试问,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当中,又怎能“培养完美人格”呢?相反,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桌凳。他的穿着不求华贵,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都是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是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给我有很大影响的,也有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他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一定要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创立一个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尊重孩子的人格,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其独立自主能力。
有位心理学家这样说:“素质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把受教育者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孩子和家长平等对话,起码把你的受教育者当作跟你平等的人。”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上述节目主持人问一小女孩“你最不满意你爸妈什么?”答 “我最不满意我妈抢我的压岁钱去打麻将”。后来主持人采访了女孩母亲,“我不是抢她的压岁钱,更没有拿他的压岁钱去打麻将。我是怕她拿去乱花或弄丢了,给她存起来了。”从中看出女孩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生活中,父母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家要绝对听从家长的,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有的甚至稍有不从,不是恫吓就是打骂,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不仅要从感情上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且要从人格上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的个体。因此,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分发展他们天资的全面支持的良好环境,以促使孩子逐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其创新意识,淡化对父母的依赖性,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三、以爱心和真诚感化孩子,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限的爱和期望,但爱不等于放纵和给予,期望也不是现实。上述节目主持人问一男孩:“你最怕的是什么?”“我最怕考试不及格”。 “为什么?”“我爸爸会打我,还不给我吃饭。”又问另一小男孩:“你希望你爸妈为你做什么?”“给我买辆真的小汽车”。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但父母对孩子过份溺爱,容易使孩子丧失人格,期望过高,往往是对孩子人格上的一种限制,无私的母爱曾经孕育了多少成功的仁人志士,慈祥而宽厚的父爱造就了多少卓越的英才。我们可以从朱德充满深情的《我的母亲》一文中看到母亲的伟大力量,又可以从傅雷那饱含真诚教悔的《傅雷家书》中看到父爱的魅力。当然人格的培养,除父母外,还需要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做。除要教育孩子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从而使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