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教8岁儿子炒股热非议

版块: 生活服务 理财投资
分享
北大教授吕随启带10岁的儿子吕桑源一起录制电视台理财节目时,透露自己在儿子8岁时就教他炒股、炒权证。吕随启表示:“我只是培养他规划人生财富的观念”。一时间,这对父子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样的理财教育是否值得提倡呢?  随着近年来国内理财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重要性。这不,六一节前后,不少媒体和金融机构都发起了针对青少年理财教育的活动。
  作为国内知名的理财节目,湖南卫视《听我非常道》也特地录制了一场六一“小鬼早当家”特别节目。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带着他10岁儿子吕桑源一起参加了节目录制。吕随启在节目中首次透露,他一直在积极开发孩子的财商,早在孩子8岁时,就开始教他炒股票,炒权证。
  培养理财观念能否从炒股开始
  吕随启介绍说,2007年的一天,吕随启正在电脑前查看股票行情,当时8岁的吕桑源看到后好奇股市操作。为了让吕桑源更深刻体会“股票有涨有跌”,吕随启一狠心,从账户拿出3000元,由吕桑源操作购买涨跌起伏更大的权证,“买了以后他一直盯着屏幕看股价”。吕桑源说,最高价卖能赚800多元,却没想到一顿饭的工夫,股价又跌回去了。虽不知道“权证”的概念,但“股市涨和跌都是正常的,不能太贪心”,吕桑源总结道。
  “往往我们觉得孩子不懂,实际上有可能低估了孩子。”吕随启说:“最开始的时候,聊到一个股票的知识的时候,我儿子说我也要买股票,我说理由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得来的消息,他说巴菲特好像是六岁就买股票了,我都八岁为什么不能买,我就问他,我说你想买什么股票?他给了我一溜他想买什么,而且讲他要买什么的理由都非常有理由。”
  比如吕桑源说自己想买微软的股票,“就是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不用电脑,大家都用电脑,都用微软的软件,然后就好多人都买,如果不买正版,就会被一小时黑屏一次,所以大家都买,所以我觉得微软会涨得快”。
  至于买可口可乐,吕桑源说的更大道至简,吕桑源想,因为现在很多小孩,甚至大人都爱喝可口可乐,有些小孩为了买,不惜和大人吵一番,大家那么爱喝就应该买可口可乐的股票。
  当主持人问到“巴菲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时,吕桑源不止说是投资大师,还说以后要成为巴菲特那样的人,更说出了巴菲特的经典语录:“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令现场着实惊叹。吕随启说:“我给他灌输的一个观念,就是你有了一个大目标以后——比如说你想成为沃伦·巴菲特,不是从省钱开始,是从想尽各种办法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开始”。
  据悉,10岁的吕桑源是个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皮肤略黑,戴眼镜,像同龄孩子一样闲不住。他上奥数班、写书法、学吉他、玩游戏,也喜欢看书,正在看《巴菲特的智慧全集》。
  科学培养还是揠苗助长
  此事在网上被各个网站转载后,吕随启父子立即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这样做到底是在培养孩子科学的理财意识,还是在孩子对金钱和股票尚没有足够认知能力的情况下,就过早让他置身其中,反而是揠苗助长。
  网民有的惊讶吕桑源成熟,有的感叹“赚钱就要从娃娃抓起”,理财教育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有质疑吕随启的教育方法有欠妥当,甚至有人怀疑吕随启是在炒作。
  专家们对此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表示支持吕随启的做法,“理财观当然要从小培养”。刘彦斌说,股票低买高卖的道理谁都懂,让小孩炒股是培养其“赚钱意识”,懂得“自己赚钱养自己”的道理。
  不过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宗春山却认为,目前国内的青少年理财教育尚为空白,家长应明确理财教育不是“挣钱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理财课程,教孩子理财是以不耽误其学习、精力为前提的,只有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健康观念,才能对其学习、树立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挣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