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回乡文化园 一弯新月耀塞上

分享
4.jpg
中华回乡文化园。新华社发
中华回乡文化园夜景。新华社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回首60年漫漫岁月,是什么在记录着时代的沧桑巨变?《银川晚报》与31家全国主流报网媒体联合推出年度大型策划“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评选活动。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记录自身发展的标志。银川,这座地处西北的历史文化古城,同样也有着太多地标性的建筑,让每一个银川人都引以为豪!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记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银川地标”评选活动,邀请您及您的家人、朋友参与评选,讲述您所认为能代表银川的“地标”的诞生与成长故事。
    两日来,我们已推荐南门城楼、览山剧场两个“银川地标”。今天,我们要为您推荐的第三个“银川地标”,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华回乡文化园。
    纳家户回族老汉马东升,世代居住在纳家户清真寺附近,祖孙3代7口人没
有离开过清真寺,可是当听说政府要建回乡文化园,马老汉马上举家搬迁。
    “让出地方给政府,建回乡文化园是好事情啊!”马老汉很明事理。马老汉的大儿子对记者说,原来老人每天都要到清真寺里做祷告,离家近,走进走出都方便,可是政府要盖中华回乡文化园,征求村民意见,几十户村民都不愿搬迁,还是马老汉出面说服的。听说盖中华回乡文化园是为了弘扬回族文化,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马老汉是一百二十个赞同。
    “这个地方穷啊,我们穷了一辈子,不能让娃再穷下去了。希望中华回乡文化园真的能让周边的百姓富起来!”对于中华回乡文化园,马老汉充满期盼。
    马老汉口中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银川市永宁县纳家户,与始建于明王朝时期的全国著名的纳家户清真寺相毗邻。值得注意的是,中华回乡文化园是宁夏“十五”、“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旅游文化项目,也是目前唯一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回族、伊斯兰风情文化旅游景区。
    2008年5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永宁检查指导工作时说:“中国的回族文化要到宁夏来看,宁夏的回族文化要到银川来看,银川的回族文化要到永宁来看。”陈建国的一席话,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规模宏大的回乡文化园为什么会建在距离银川22公里的永宁县。
    而数字更能说明一切——宁夏总人口61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0.5万人,占总人口的34.5%,永宁纳家户是宁夏最具民族特色的回族聚集地之一。位于纳家户的中华回乡文化园为此专门聘请了国际著名回族、伊斯兰建筑学家担任设计,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是一处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宏大的建筑群,金色礼仪大殿高高耸立,白色主体建筑环布周围,林带葱茏绿树掩映,湖光山色清波潋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白色屋体庄重典雅,金色穹顶巍峨辉煌,给人以肃穆、圣洁之美。
    中华回乡文化园以深厚的回族文化为底蕴,融合阿拉伯国家典型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各个建筑主体风格各异,互为呼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浓缩了中国回族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是国内展示回族及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的代表之作。
    这就是中华回乡文化园,一个展示回族风情的胜地、探究回族文化底蕴的殿堂。
    这就是中华回乡文化园,它就是银川最富民族风情的城市地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