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盛会蒙上“不便”的阴影

分享
解放西街一些车辆随意停在盲道上。 新华社发
    9月8日,银川市首届“宁夏众一杯”残疾人体育运动会正式开赛。然而,就在比赛前一天,记者却发现,这场令银川市数万残疾人为之振奋的盛会却面临着诸多尴尬:此次比赛的场馆多是商业场馆,建设时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造成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缺失,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极大不便。     “上厕所的时候要带上小凳子,因为只有蹲坑,没有坐便器,很不方便。”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的丁宁宁告诉记者,全国性残疾人运动会的游泳场馆内,均设置有供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同时,馆内提供轮椅,厕所内均有坐便器,多数地方有安全抓手,但是这些在此次运动会游泳项目的比赛场馆里却看不到,凳子成了他的活动工具。
    循着丁宁宁所说的路线,记者来到该水上中心大门口,那里看不到残疾人专用的坡道和盲道。从中心更衣室进入游泳馆,入口处的台阶三面靠墙,加装了玻璃,周围没有安全抓手。在另一处比赛场地——湖滨体育场,“无障碍设施”相比游泳馆要多些,但看台缺少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如何上看台观看比赛,成为残疾人朋友面临的大难题。
    在部分运动员入住的奥园宾馆,提供不了轮椅;电梯也非可供残疾人使用的标准电梯,肢体残疾及视力残疾者如果无人陪伴,将无法自行操作;宾馆无残疾人专用客房,普通客房内卫生间空间狭小,靠轮椅或方凳移动的残疾人运动员转身困难;浴室内没有设置可移动或墙挂折叠式的安全坐椅……
    在诸多场馆“无障碍设施”缺失的情况下,市残联、市体育局只能用“人海”战术进行弥补。在9月7日下午5时,此次运动会的总裁判长文建义将就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规则,对本次比赛的近百名裁判员进行培训,并要求裁判员增加维护残疾人安全、帮助运动员顺利进入比赛;在检录时,调用大量的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只有被叫到的运动员才可以入场,其他人员将被安保人员隔离在外;所有比赛均有工作人员对聋哑人进行手语翻译,告知残疾人运动员入场的相关事宜,以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和残疾人运动员的安全。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残疾人事业,鼓励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然而,众多场馆缺乏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带来诸多不便,成为残疾人接触社会无法逾越的障碍。”丁宁宁说,在银川市,公共场馆与商业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在这一点上,文建义认为,应该将有无“无障碍设施”作为建设审批的一项标准来执行,也希望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能像2008年北京残奥会一样,推动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在银川市的普及。 晚报记者叶於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