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汽车业改革三十年 大事记
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汽车工业的改革开放如果从小平同志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算起,也已走过三十年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在三十年间发生的那些创新、变革、疑问乃至争论在今天看来已经带有些传奇色彩,有些较早的内容更已经或被演义或被遗忘甚至是误会了。
重新翻开资料,梳理那些人、车、事,我们力图还原这三十年中国汽车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同时也希望能重悟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令全世界瞩目,以及中国汽车消费快速攀升令全世界羡慕的原因。
但翻开这些历史资料,与事件的当事人对话时,首先画过的是一个个问号。
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接触到靠“合资”发展的思路,这一独特的构想为今天的整车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构建了基础。如果不通过开放或者合资,中国汽车企业按当时的水平和条件,要拿什么换取技术?
从奥迪100走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红旗,耗费了一汽近十年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对一些企业———无论是其中方还是外方———不与国际同步更新车型的做法的批评,究竟是鞭策还是操之过急?
同时,我们还原了30年间中国汽车人在磨合合资与自主,引进与消化之间所经历的坚忍历程,现在的人对所谓“话语权争夺”或者“中外方对立”的现象,是否能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又当看到自主品牌在短短十年或二十年间从艰难崛起到突飞猛进,能不能增加一些体谅与等待或冷静与审慎?等等……
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每一步,或急或缓,或精心设计或事出偶然,都集中了中国经济设计师们和中国汽车人们的心血与智慧。今天许多建立在现实上的争论,往往因为缺少了历史条件的再现,以及对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年甚至更长历史的了解而丧失意义。
新京报汽车杂志已经走过五年的发展历程,五年间我们手中中立的笔杆无法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的波澜或忧郁或欣喜,但我们毕竟忠实记录了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这五年所发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次变革。在这五年中,我们也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收获了一次次的进步,实现了一步步超越,每每想到这里自然会心生喜悦。但当我们回望五年前的更远处,责任感甚至是敬畏心便会油然而生。
30年大事记
●1978年12月,邓小平批示汽车业合资经营可以办。
●1981年4月,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
●1981年12月,国家批准上海轿车外资合营建议书。
●1982年1月,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
●1982年5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2年6月,首批百辆桑塔纳(图库 论坛)组装合同签署。
●1983年4月,第一辆桑塔纳牌轿车组装成功。
●1983年5月,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签署合资协议。
●1983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成立。
●1984年1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
●1984年10月,第二汽车制造厂襄樊基地奠基。
●1985年3月,中德合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5年3月,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同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签署许可证转让和技术援助合同。
●1985年9月,第一辆北京吉普2021型汽车驶下生产线。
●1986年9月,第一辆夏利(图库 论坛)下线,实现当年签字当年生产。
●1986年9月,中法合资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投产。
●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讨论发展轿车工业问题,并明确了“三大三小”布局。
●1988年5月,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
●1988年9月,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关于重型汽车生产许可证转让合同在北京签署。
●1990年1月26日,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生产的第一辆捷达(图库 论坛)轿车下线。
●1994年,国务院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1995年5月26日,我国首次整车正面碰撞试验成功。
●1996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的通知。
●1997年3月25日,中美合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
●1998年7月1日,广汽和日本本田各出资50%成立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豪情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
●2000年12月12日,第一辆别克紧凑型轿车“十万元家轿”赛欧在上海通用下线。
●2002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325.12万辆,车市开始出现井喷。
●2006年2月1日起,新生效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国产汽车必须以中文汉字标注汽车名称。
●2006年4月1日,在中国购买轿车时所缴纳的消费税不再相同,分成六档拉开差距。
●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正式下线。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附属公司以每股港币8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