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十二、马拉松舌战——板门店谈判 [/B]
随着地面陆军的节节胜利,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也迅速地成长。1951年冬,他们在清川江以北开辟了“米格走廊”,后来随着“米格走廊”的逐步南移,美军的空中优势也逐渐减弱,坑道战又使其飞机大炮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牛皮糖”天天被敲,很头疼,只好坐下来谈判。
停战谈判是1951年6月由当时的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会议上倡议的,美国政府早已感到朝鲜问题无法用武力解决,很快同意,中朝双方政府赞成,于1951年6月在开城附近的 板们店举行。板门店位于双方战线的中间,算是中立区,在这里谈判,让美方在面子上都过得去。谈判的对手,一方是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和李承晚军,另一方是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朝中方面代表团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为首席代表,志愿军以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为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住在开城,给予帮助和指导,谈判开始后,美方代表在谈判桌上进行丑角表演。他们竟然提出将停战后的军事分界线划在我方地区之内,理由是他们有海空优势,应当在陆地上得到补偿,真是岂有此理!战争是双方陆海空综合军力的全面较量,难道从鸭绿江败退三八线,你的海空军没有参战,在睡大觉吗?如果不是海空军的帮助,单靠陆军,你们那个熊样儿,别说三八线,恐怕连釜山也站不住,这一点,仁川登陆前不是已经证明了吗?还补偿什么?这样的歪理,连我也能驳倒,怎么能难住李克农和邓华。后来,他们又在战俘遣返问题上大作文章。国际法规定,战争结束以后,交战双方应当全部遣返对方战俘,美方代表居然藐视国际法,提出等额交换的原则,即你遣返我多少,我遣返你多少,企图扣押我方部分战俘。因为美军在仁川登陆时,当时朝鲜人民军措手不及,曾被拦腰截断,造成敌方俘虏我方人员,在数量上超过我方俘虏敌方人员。有国际法以及国际舆论的支援,我方代表据理力争,驳得美方代表多次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扬言“让飞机大炮去和你们谈吧!”夹起皮包,扬长而去。于是谈判期间,多次发动攻势,又搞细菌和毒气战,企图给谈判增加压力。无奈力不从心,一次一次的攻势都被朝中方面粉碎,细菌战也没有奏效,只好再硬着头皮回到谈判桌上。就这样,这场唇枪舌剑的谈判,谈了停,停了谈,谈前打,打后谈,拖泥带水,一直谈了两年,到1953年7月,双方才达成以当时战线为基础、停战后双方各自后退2公里建立非军事区、战俘按照自愿遣返原则,没有要求遣返的战俘交中立国委员会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美国总算得到了 “体面的收场”。
不过,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个“自愿遣返”造成的人间悲剧:
20世纪80年代,我退休后受聘在中宁县县志办公室编修〈中宁县志〉,收集地方史料时,在县民政局提供的烈士名录中,发现全县75名抗美援朝烈士,其中1人居然活着,不是烈士。他的名字叫侯保连,是中宁县石空镇人。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侯保连是志愿军某部战士,在一次激烈的战斗后,连队撤出阵地,清查人数时,没有了他。班长对指导员说,战斗过于激烈,他恐怕已经牺牲了。于是他被呈报为烈士,家里也享受了烈属待遇。其实他当时只是被炮弹震昏,并没有死。当他醒来时,敌人已经上来了,他便成了俘虏。到了战俘营,蒋帮特务十分猖狂,他如果坚决要求遣返,便要遭受许多皮肉之苦,甚至还会被暗算,如果去台湾,又非他之所愿。于是,他迟迟没有表明态度,事情就这样拖着。后来根据停战协定中自愿遣返的原则,美方把他作为没有提出遣返要求的战俘,交给中立国委员会处理。中立国委员会把他和其他同样情况的人用船拉着,“处理”到阿联酋。他在阿联酋属于难民,打渔为生。当时他20出头,年轻力壮,体格魁梧,相貌堂堂,和几个当地青年交上了朋友,学了些当地的习惯和语言。那些哥儿们又给他介绍了一位当地姑娘,他就成了姑娘家里的姑爷。姑娘是独生女,他和妻子又 继承了岳父的家产。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建筑公司在阿联酋承包了一项工程,在他居住的地方建筑楼房,他听说这个工程队是从宁夏来的,就悄悄地前去打听,居然有一位是他的亲戚,异国相逢,事出意外,二人抱头痛哭,询问家事,老母尚在。但他在那里已经娶妻生子,安家落户。阿联酋是伊斯兰国家,教规甚严,他是随教信徒,又有家属的干扰、教规、家累,使他不能轻易提出回国探亲的要求。母子阔别,骨肉离散,后来母亲亡故,到死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这难道不是美方坚持“自愿遣返”造成的人间悲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