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朔方(第二集 挥戈北上)

版块: 联谊版块 中卫街盟
分享
21.jpg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和平解决宁夏问题的协议在中宁正式签定。签字后双方代表合影留念。前排右起耿飚、马廷秀、杨得志、卢忠良、马光天;后排右起康博缨、潘自力、李志民、张朝栋、葛晏春。

十九兵团首长与郭南浦老先生亲切交谈。

一九一师前进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

  为感谢郭南浦老先生在和平解决宁夏问题做出的贡献,十九兵团首长赠送他一面写着“和平老人”的锦旗。
  (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9月23日21时25分播出,9月24日9时20分、15时50分重播)
  第二集 挥戈北上
  导 视:
  1949年9月奉命解放宁夏的解放军十万大军靠什么走出了数百里的干旱沙漠地带,什么原因让毛泽东主席始终不放弃对国民党宁夏兵团采取以政治方式解决的方针。马鸿逵的抓兵政策给宁夏人民带来了怎样的苦难。马鸿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安排和平代表团离开银川,前往中卫的。解放军与国民党81军和平谈判的地点为什么选择在了位于黄河中心的沙洲上。
  1949年9月初,随着兰州的解放,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10万大军在杨得志司令员、李志民政委的率领下,兵分三路挥戈北上、挺进宁夏。
  左路为第63军188师,于9月2日由兰州向宁夏运动,在攻克甘肃景泰后,沿黄河西岸,穿越数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于当月17日进抵宁夏中卫黄河沙坡头一线,兵锋直逼退缩于中卫城内的国民党第81军。
  右路为第64军,分别由固原、海原经同心县向宁夏腹地渗透。
  中路为第65军和63军主力,沿黄河东岸与左路大军夹河并进。9月16日拂晓,先头部队在黄河南岸中卫县境内的枣林子地域与为躲避解放军打击,欲渡河的马鸿宾部的一个团遭遇,前后不到半小时的战斗,解放军俘虏该部1800余人。
  (采访同期声)原64军军长曾思玉:
  兰州一解放以后,整个西北以后呢,三马大部分都消灭掉了,剩下的这些敌人到青海马步芳(那里),有的往那儿跑了,有的往新疆跑了,马鸿逵的部队都往宁夏跑了,(插画面)那当时我们的口号是打到银川去,那时候解放宁夏没有问题。
  地处黄土高原的宁夏,地域不大,但南北间自然条件却十分悬殊。北部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是享誉华夏的塞上鱼米之乡;南部六盘山一带属阴湿山区;中部则为干旱沙漠地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而蒸发量则是降雨量的10倍。因为缺水,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许多地方的人、畜用水,主要靠水窖储存冰雪、雨水为生。
  当年途经这一地区的解放军部队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吃水。沿途地名虽皆与水有关,喜集水、一碗泉、喊叫水等等,都是人们对水的期盼,行军中偶尔遇到一点积水,多半是又苦又涩,难以入口。尽管如此,数万大军依然秋毫无犯,当地百姓看到解放军宁吃河滩里的苦水也不动他们的窖水,被感动了,主动挑来自家的窖水慰问解放军。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
  部队进入了一个回族地区,我们十九兵团的干部、战士,多数是汉族,那么到了这个民族地区,部队就必须给他们规定一些纪律,你比如说,不让吃驴肉、马肉和骡肉,不能和年轻的回族妇女讲话交流,也不能在回族居民的面前提“猪”字,还不能在回民的家里抽烟,这些纪律就保证了部队能够顺利地向宁夏进军。
  在进军宁夏的过程中,解放军部队为避免在少数民族地区征粮,战士们背足了7天的口粮。途中宁愿露宿街头、荒郊野外,也不扰民。所到之处深得民心,戳穿了国民党"杀回灭教"的反动宣传。
  (采访同期声)宁夏博物馆研究员何新宇:
  当时固原一解放以后,就在固原这个墙的边上在墙上专门贴了标语:不进清真寺和拱北。而且每到一个清真寺一个地方都派部队保护起来,不让进清真寺。而且对回民特别尊敬。所以这个政策事先早就做了大量的工作,搁在这个回民地区。同时对马家军的俘虏抓住,只要有回民的,对他们都很好。当时抓住俘虏以后,经过教育,俘虏全部释放,不打不骂,而且专门请当地的阿訇来给他们(俘虏)做饭。这些俘虏一看解放军确实对回民很好,他们回去以后,这就是最好的宣传。
  在回汉群众的支援下,三路大军近十万人马于9月16日分别走出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带,进入黄河上游第一大冲积平原——— 卫宁平原,会师于中国枸杞之乡——— 中宁,与马惇靖81军隔河对峙,将对岸中卫至首府银川的公路置于炮火的控制之下,切断了中卫与银川的联系。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
  国民党的八十一军是马鸿宾的老底子,当时的军长是他的儿子,父子俩当时都有了起义的念头,但是因为枣林子这战呢,就使他感觉到起义之后他的身家性命是不是有保障,那么他这时候呢,就想到绥远投奔傅作义和董其武再做商量,这主要是因为,他对解放军的这种和平政策了解的不够透彻。
  其实,解放军从来就没放弃和平解放宁夏的愿望。早在北平宣告解放后,毛泽东就曾委托起义将领傅作义和邓宝珊做马鸿逵的工作,以争取宁夏的和平解放。当年5月西安解放,19兵团联络部找到了与宁马高层关系密切、原马鸿逵部交通处少将处长孟宝山,希望他能为宁夏和平解放出力,孟宝山同意并来到宁夏。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
  马鸿逵长期以来对中共采取的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当时的马鸿逵已经走到了他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就是向解放军投诚,走和平道路,二是继续追随蒋介石,按照蒋介石的安排,把他的宁夏兵团通过腾格里沙漠拉到河西走廊,或通过陕西的汉中到四川和胡宗南会合,当时的马鸿逵,其实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些都不现实,但是呢同时他又不放弃,不想、不甘心地放弃他经营了17年的小朝廷,所以这个时候的马鸿逵一方面有走和平道路的这样一个念头,同时呢又对蒋介石抱有侥幸心理。
  8月21日,在重庆被委任为国民党甘肃省主席的马鸿逵,在回到银川后,于他的公馆密室中会见了孟宝山。谈话中,就1948年12月25日中共宣布的以蒋介石为首的43名头等战犯,他名列其中一事,马鸿逵耿耿于怀,甚至感到委屈。他滔滔不绝的表白,自己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官吏,与共产党发生的一次次冲突都是为应付蒋介石,说到伤心处,这位“宁夏王”竟老泪纵横。
  (采访同期声)《马鸿逵传》作者张树林:
  中共权威人士就宣布,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43名高级人员被列为战犯,列为头等战犯,马鸿逵名列第39位。对这个定位,马鸿逵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他也不服气,所以一直是觉得很委屈耿耿于怀怨气很大。
  在孟宝山与马鸿逵周旋于银川之时,原马鸿逵旧部,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韩练成,也派专人来到银川与马鸿逵接洽,劝他“交出军权,保持政权”,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但遭到了马鸿逵的拒绝,他不肯交出军权,并不识时务的声称:“宁夏要效法太原阎锡山,抵抗到底,就是损失殆尽,也再所不计。”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
  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使马鸿逵能够逢凶化吉,他自己的个性也是非常圆滑,见风使舵,但是呢,在这次重大的历史选择面前,他陷入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现有的地位,也不愿意放弃宁夏王,所以说呢,他还想用近十万的军队和解放军讨价还价。
  1949年9月1日,马鸿逵在离开银川去往重庆之际,命令属下:“放水淹没农田、放火毁城从自己的公馆烧起,既然不姓马也不能姓共,打光烧光。”从而彻底关上了和平之门。
  正是为了执行这一命令,在马鸿逵离开银川后的9月9日,马部128军军长卢忠良亲率4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共万余人马在宁夏盐池至同心一带的下马关,偷袭了正在前往宁夏同心,准备与64军会合的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第二师。
  (采访同期声)军史专家曹益民:
  西北一师是个能战斗的部队,这是陕北的老底子;但是西北独立二师是国民党部队改编过来的。据说呢来的时候还牵着小哈巴狗,背的是金银财宝细软,一副并不是打仗的样子。所以他们住在下马关这个地方,就是他们实际上警惕性很低,觉得有十九兵团有正规军。所以他们呢就放松了警惕以后,被宁夏兵团卢忠良他们的部队就给包围了。包围以后,基本上这一仗,西北独立第二师就算全散了。
  尽管马鸿逵父子的侥幸心理企图将宁夏拖入战火硝烟中,但中共却始终没有对他们关上和平的大门。兰州解放后,解放军在向宁夏进军的同时,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再次组织兰州各界赴宁夏劝和代表团,为争取政治解决宁夏问题做最后的尝试。”劝和代表团由被誉为“和平老人”、年逾82岁高龄的郭南浦担任团长,这是一位在西北伊斯兰教界声望极高的上层进步人士。
  (采访同期声)宁夏博物馆研究员何新宇:
  他对阿拉伯的经典非常熟悉而且他的医术非常高明,这是一个。第二个呢他参加过辛亥革命以后,他思想很进步。始终就是对贫困的一些人一直是采取救济的方式 (进行帮助)(插画面)而且他资助办学。
  1949年9月,当和平信使匆忙奔波于宁夏途中,人民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兵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部边缘的中卫城下,此刻的81军既不拒绝与解放军的和平谈判,又借“准备不充分”拖延时间,并通过劝和团的代表转达“希望解放军就地宿营,给他们留下准备和谈的时间”,这一要求当即受到64军军长曾思玉的拒绝。
  (采访同期声)原64军军长曾思玉:
  我说我们上级命令让我们打到银川去,你要停止前进,我在这个茫茫的草原荒无人烟的地方,我们这么大的部队喝西北风啊!
  此刻的马鸿宾同样处在了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准确地讲,马鸿宾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中国军人。抗战期间他曾明确表示:拥护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9年至1940年他亲率老家底81军的前身——— 西北军第35师及马鸿逵的两个骑兵旅、一个警备旅数千朔方健儿抱定与失地共存亡、抗战到底的决心开往绥西,配合傅作义与日寇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绞杀战,先后在乌布浪口、乌镇、四仪堂等地以劣势装备给于了日军一次次有力的打击,战斗之惨烈,情景之悲壮,声震华夏,一千多名宁夏子弟兵血染绥西,以他们的血肉之躯将日寇挡在了黄河以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授予马鸿宾忠勤勋章。
  (采访同期声)军史专家曹益民:
  如果他不在绥西这个地方顶住的话,那很难讲,就是当时日本鬼子是不是能够到了咱们兰州,过了宁夏到兰州再往西走,这就很难说了。就是说他在这个地方,客观上起的作用应该是守住了我们宁夏西北的门户。
  (采访同期声)宁夏社科院吴忠礼: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宁夏的马鸿宾、马鸿逵部队联合起来到绥西参加抗战,这一仗打得非常英勇,伤亡近千人。这是西北人民直接和日本人正面战斗唯一的一次。
  客观的说,在绥西抗战中,面对民族危难之际的马鸿逵同样派出部队开赴绥西,配合马鸿宾部作战。但到了1940年2月,日寇突破四仪堂阵地,占领五原、临河,在马鸿宾部身处危难之际,马鸿逵却急令其赴绥西作战的部队越过黄河,向南退守于宁夏北部,抛下了正在与日寇浴血奋战的马鸿宾第35师。此举几乎致35师于死地。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
  如果那场战斗不是因为日军怕战线拉得太长,从乌拉尔一带撤回到包头,那真是要了三十五师马鸿宾的命。马鸿逵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这一点可以说他是不择手段,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这是马鸿逵一贯坚守的理念,正是这一理念,因为他无度的征兵,给宁夏人民带来了十分沉重的灾难。
  从1933年马鸿逵主政宁夏到1949年逃亡台湾的17年间,马鸿逵的军队由最初的1.2万人扩张到最后竟达10万之众。
  统治宁夏期间,马鸿逵以双丁抽一、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办法强征壮丁;还将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青壮年统一编为国民兵,集中在兵营训练,几乎全省皆兵,因而宁夏各族人民对马鸿逵抓兵拉丁深恶痛绝。
  (采访同期声)原国民党宁夏兵团贺兰军副军长王伯祥:
  马鸿逵最失兵心、民心的原因就是兵征的太厉害,把宁夏的老百姓老的、小的、不能生活的这些不要以外,是年轻的男的、女的都不放过。
  当年马鸿逵的部队中逃兵现象十分普遍。为阻止逃兵,马鸿逵采用了严厉的惩罚手段,逃脱1个兵,罚兵两个,逃脱1个官,罚兵5个,罚的办法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因为屡禁不止,为了杀鸡给猴看,1947年,马鸿逵一次就将各部逃兵数十名集中于银川枪毙,其行径,令人发指。
  (采访同期声)《马鸿逵传》作者张树彬:
  那时候宁夏到处呈现出一个什么情况呢?呈现出就是唐诗,杜甫的诗里边说的:“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那就是到处鸡飞狗跳墙,这种情形。
  马鸿逵统治时期,宁夏人民因兵役而倾家荡产、逃亡他乡者比比皆是。百姓不堪承受沉重的兵役之苦,采用各种方法反抗逃避,有钱人花钱雇兵或贿赂官吏,而贫苦百姓则只好举家逃亡或自残身体逃避兵役。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徐焰:
  宁夏宁马这个残暴啊,家家户户都得出来当兵,在国内征兵比例是相当高的。
  无度的征兵造成宁夏人口锐减。据1939年宁夏省政府统计,全省人口已经从一百多万下降至七十二万余人,而马鸿逵却拥有着10万之众的军队。
  (采访同期声)《马鸿逵传》作者张树彬:
  这70万人和1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算一个简单的账,这70万人,男性和女性一般都是差不多对半,那就是说男性大约35万上下人,那么35万上下人,我们以15岁分为一个年龄段,(插画面)那么从15岁到75岁,活个6、70岁,就算是活的大的,可以分为5个年龄段,那这5个年龄段呢,每个年龄段呢,就算是五七三十五万,每个年龄段也就是7、8万人,6、7万人,那么适合当兵的只有第二、第三年龄段,也就是说15到45,这30年中间,那么这两个年龄段之间呢就算按7万算合起来14万人,适合当兵的14万人,10万人都当兵了,就可以想见,当时啊宁夏征兵啊,把这个青壮年呢全部都征去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马鸿逵还有一支被老百姓称为“讹”兵团的部队,原因来自1947年的袁大滩之战。
  1947年10月初,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为扫清障碍收复延安,发动了解放历史名城榆林之战。战事发生后,蒋介石数次电令马鸿逵出兵救援。一向善于保存实力的马鸿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派出部队增援榆林。在距榆林以西八十里的袁大滩,遭到解放军阻击,此役让马部不少官兵命丧他乡。
  当增援榆林部队返回宁夏,马鸿逵对阵亡和被俘官兵的家属,不但没有任何表示,反而声称:“这些官兵投了共产党。”并下令不管是逃是俘,统统实施罚兵。
  (采访同期声)原国民党宁夏兵团贺兰军副军长王伯祥:
  袁大滩作战是官跑了一个罚五个,兵一个罚三个。(声音先入)老百姓逼得没有办法,到袁大滩去,把打死的他这个兵(的)尸首抬回来,抬到宁夏来给马鸿逵交这儿,他(证明)这个人是他家的兵,是打仗打死的(不是跑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鸿逵依然坚持他的罚兵政策。但罚来的兵老的五十多岁,小的不足十岁,滥竽充数地凑起了一个团,此后这个团被宁夏人称为“讹兵团”,也有叫“冤枉团”。
  沉重的兵役成为压在宁夏人民身上的巨大负担,难怪五十多年后的2006年,宁夏有人在美国见到马鸿逵的六太太赵兰香,当问到她,“为什么一直不回家乡去看看?”赵兰香没有正面回答,只问了句:“宁夏人还骂我们吗?”这大概正是赵兰香几十年始终没有回家乡的主要疑虑。
  (采访同期声)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和龑:
  她(赵兰香)是应该说也是这六个太太里唯一的一个宁夏人,她老家就是今天宁夏贺兰县四十里店乡的光明村,解放前叫张亮堡,她是学表演的,宁夏就是秦腔嘛,赵兰香唱得好啊,人也长得精神,那肯定马鸿逵很器重。马鸿逵离开大陆以后就两个太太跟着他,四太太刘慕霞,六太太赵兰香,到了美国以后,刘慕霞身体就不行了,就一直卧床不起,应该说一直到马鸿逵过世前,一直是赵兰香在服侍马鸿逵。
  1949年9月中旬,由郭南浦带领的和平代表团由兰州经固原来到银川。此时的马鸿逵已离开宁夏,代表团提出要见国民党宁夏兵团司令马敦靖和马鸿宾,被以借口推诿。其后,代表团受到监视与限制。当郭南浦向宁夏省政府有关人询问当局的态度,得到的回答是:“战无斗志,和则怕蒋介石加害马鸿逵。”
  9月17日下午,国民党军令部长徐永昌突然又一次来到宁夏。马敦静急匆匆的限令代表团三个小时内离开银川,但遭到了郭南浦的严词拒绝。
  此刻就和平问题前往绥远向傅作义讨教后,已回到银川的马鸿宾却来到了郭南浦一行的住处。
  (采访同期声)宁夏博物馆研究员何新宇:
  这时候马鸿宾知道情况以后,赶快赶到宾馆,那是第二天,赶快赶到宾馆,马鸿宾亲自派车,你(郭南浦)赶快走,告诉(解放军)宁夏的情况,你要再(不)走的话马敦静真的加害你,但是八十一军的问题我可以解决。
  解放军的和平攻势对马鸿逵父子没起到作用,却促成马鸿宾父子最终走和平道路的决心。在与郭南浦会面后,马鸿宾为代表团准备了车辆,除将年事已高的郭南浦留在银川外,其余的代表冒雨赶往银川以南200余公里的中卫县,与81军军长马惇静会面。
  9月19日,是个晴朗的天气。
  在中宁与中卫之间黄河石空渡口处的河心,这座由两股河水淤积起来的小沙滩上,双方代表分别从两岸,搭乘羊皮筏子登上了这座见证宁夏解放的河心沙洲。
  当天中午12时,参加谈判的6名解放军代表在64军副政委傅崇碧的带领下,与国民党81军军长马惇靖一行,在河心岛上握手言和。
  (采访同期声)原64军副政委傅崇碧:
  我们就到沙滩上谈,我就把我们的整个形势向他讲了,所以现在这个大势所趋,全国已经解放,你是接受我们的和平,和平解决或是要战斗,战斗就必然我们要全部消灭,接受和平,听从指挥,和平解决这是唯一的出路。
  谈判是在黄河河心的孤岛,但和平协议的签订却是在黄河南岸中宁县城。究竟当时是哪方代表提出将签字地点移至岸上,事后有着不同的说法。
  傅崇碧在回忆录中写道,是解放军一方提出的,而马惇靖则回忆说,是他提出沙滩上没有可坐之处,不如到中宁县城商谈签字。马惇靖在回忆中还有着这样的记述:“在前往中宁县城途中,当看到解放军强大的炮兵阵地和战车队,他暗自庆幸父亲和自己选择了起义是明智之举。”
  (采访同期声)原64军军长曾思玉:
  兵临城下对他威胁很大,(声音先入),一见面以后呢就达成这个协议了,(插画面)我们提出什么条件他都采纳,就这样很快就签字(了)。
  1949年9月19日下午17时,64军军长曾思玉代表解放军第19兵团,马惇靖代表国民党第81军,在中宁县城正式签订了《解放军十九兵团与国民党第81军和平协定》。
  就此81军宣告起义,随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军,马惇靖任军长,原十九兵团联络部长甄华任政委。
  马鸿宾态度还是比较好的,他主张起义保护宁夏地方的平安,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八十一军还是完整的起义了
  (采访同期声)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
  国民党81军的起义,在政治上促进了国民党军宁夏兵团的分化瓦解,对当时宁夏全省的解放可以说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马鸿宾父子的大义之举,中共给予了充分肯定。建国后的1954年,在全国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毛泽东亲自接见了马鸿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