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银川的“老爷车”

版块: 街头部落 网络大杂烩
分享
40年前银川的“老爷车”
2006-11-23 09:31:35  宁夏网
老银川的记忆(16)
◎常云生
         现在想起40年前银川的汽车、摩托车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交通工具,往往觉得很好笑。但当年,这些破烂车一出现,就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
nbsp; 总体情况:1949年,银川市只有30辆民用载货汽车,人民政府将破烂不堪的汽车拼凑成24辆投入营运。到1957年,民用汽车达到289辆。由于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尚不能制造汽车,宁夏的这些车辆几乎都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外国货。如美国的“奇姆西”、“道济”、“福特”,苏联的“羊毛车”(嘎斯151),后来是苏联的嘎斯51,以及我国仿苏式拼装的“跃进”牌等。1958年,国产解放牌汽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投入使用,民用汽车增加到570辆。上世纪60年代中期,民用汽车达到1723辆,解放牌汽车在银川道路上一统天下,逐渐淘汰了外国车。     汽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的质量很差,外国车尤其糟糕。汽车发动时,司机点火踩油门,副手则要持一个摇把,将摇把插入到发动机里,使劲摇动,才能将车发动起来。冬天则要在车头下面点火烘烤。几十里的路程,汽车三番五次地熄火、出毛病,司机要不时停下来,打开引擎盖修理。那时的汽车,随时都要带着一个有漏嘴的水桶,以便给汽车加水。由于路况不好,汽车经常滞陷在泥坑里开不出来,马达声呜呜作响,车轮一个劲地空转,就是爬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司机就在坑里填进柴草、干土、石子等,增大磨擦力将车开出来。要么用其它汽车或拖拉机、马车等牵拉,人在后面推,将车才能开动。     那年头,汽车司机牛得很,再严肃的人见了司机也是眉开眼笑,师傅长、师傅短地问寒嘘暖。因为与司机搞好关系,一来可以出外办事,搭个便车,捎点货回来;二来有个急事,司机能为你出趟车;三是每年单位给职工拉煤时,让司机给拉些无烟煤、块煤。如果和司机关系不好,说不准就给拉来了烟煤、碎煤。     上世纪70年代初,银川市进了一批日本日野车。说来有一段趣事:当时,日本与中国同时参加一个国际交易会,日本厂商恶意出很低的价,以排挤中国的解放牌汽车。没想到,周总理一看价格这么低,立即指示,把他们的汽车都买下来。新中国从来没有买过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当时“自力更生”是压倒性的口号,日本厂商做梦也没想到中国会买下他们的东西,吃了大亏。买到后,国务院分配给宁夏的日野车装备了银川市汽车九队、外贸车队等单位。这段故事在银川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了银川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听开日野车的司机讲,日本车很好使,上桥上高坡,“呼”地一下就上去了。另外,日野车几年不出故障,不用修理。后来,随着零部件的磨损,日本又不给更换配件,日野车渐渐地淡出了银川人的视野。     轿车:那个年代,小轿车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是高级领导才能代步的“官车”。解放初期,小轿车依然是外国的车,如美国的“吉姆”、“道济”、“福特”、“雪佛兰”等。1950年后期,是苏联的“伏尔加”、波兰的“华沙”等。     上世纪70年代末,“伏尔加”、“华沙”已风光不再。自治区成立20年大庆时,中央支持了宁夏一批新“上海”浅蓝色小轿车。上世纪80年代初,银川人的婚礼时兴用三四辆小轿车接亲,若没有小轿车,新娘子是不会走出闺房的。     吉普车:最初,银川出现的是美式吉普,后来是苏联的“嘎斯-69”型吉普。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吉普为银川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量使用,成为那个时代的“官车”。北京吉普四轮驱动和良好的越野性能,适宜在宁夏这种沟渠纵横、坑洼不平、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行驶,即使是在银南山区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北京吉普也不在话下。     摩托车:即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银川的摩托车数量都很少。在我的记忆中,只有邮电局、公安局、体委几家单位有若干辆草绿色的摩托车。我印象深的是“幸福”牌两轮摩托车和“长江”牌三轮带兜子的摩托车。摩托车发动较慢,经常见司机不停地踩油门、脚踏板“嘣、嘣、嘣”,最后神气十足地开走。     公共汽车:建国初期,银川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黄包车、马拉轿车等,受革命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乘坐的人很少。1958年,银川市开通了第一条公共汽车营运线路,即1路车,以南门为起点,到火车站,线路长12公里,有3辆公共汽车往返,全程票价为0.15元。1962年,开通了2路车,从兴庆区造林站至宁夏军区;1963年,3路车开通,从鼓楼至造林站;1964年,相继开通了4路、5路、6路等公交线路。     当时的公交车是我国制造的“松花江”牌公共汽车,噪音大、发动机密封不太好,一发动,车头处就会冒出黑烟。这种车速度较慢,故障多,加上乘客负荷大,往往半路上就熄火。司机就让乘客下去推车,推一会儿车发动着了,大家再坐上车。由于乘客太多,运输紧张,后来很多车被改装,挂一个拖车,中间用绞接盘把前后车绞接起来,形成很长的一辆公共汽车。银川人管这种轿车叫“大长轿子”。每次等车的人看到这种车过来,既高兴又焦虑,高兴的是肯定能坐上公共汽车了,焦虑的是这种车速度太慢。特别是上西门桥头时,公共汽车就会吃力地呜呜叫着,摇啊摇地爬上桥头,真像老爷车一样缓慢。     那个年代,银川人坐公共汽车是很麻烦的事情。首先是等车,由于汽车数量少,往返时间长,乘客要等很长时间。其次是站台简陋,站台上只有一根铁管子,上挂个一尺见方的牌子,写着站名。别无其它挡风避雨的设施。夏天晒得头上冒汗,冬天冻得脚生痛。第三是上车。等车的人太多,公共汽车一到,人们就蜂拥而上。有劲的人,力排众人挤进车厢,没力气的人只能等最后上车的机会。好多人都是被人群推进车里,有时挤了好几分钟,仍挪动不了半步。最后,在售票员的高声呼喊下:“大家往中间挤一挤、挤一挤!”也许才能挤进车箱,有时车门外面还挂着几个人。第四是坐车。现在有人埋怨公交车太挤,你没见那时的公交车,人就像沙丁鱼塞在罐头里一样,每平方米能挤十几个人。你不能随便动弹一下,也许你身边就有几位女士紧紧挨着你,你动作幅度大一点,轻则招来白眼,重则会被认为有“流氓”之嫌。(作者单位:银川十中)    编辑:乔东  
来源: 宁夏网☆新消息报

阿里云降价50%
大武口跑酷群178696553领队(原MYFLY队长)毛伟QQ:44075756,手机:13895681710,苏元QQ: 745681194手机:18295421335
10月15号(星期六)武当庙旁边的训练基地训练,请相互转告!以后每周六训练
楼主  2011-10-9 17:37: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返回顶部